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闲聊中国气功(中医学)(3)

时间:2014-08-2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虬石 点击: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聊了许多,目地就是要驱除神秘,驱除迷信与伪装,还原气功简单朴素的真实面貌。只有被还原了真实面貌,气功才能走出孤独改变现状,被人所需,被人所用。
  中华气功如同中华医学都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集有民族文化、集有民族智慧、集有民族能力。回头远望,中医和气功虽然历尽沧桑,却始终坚定忠诚地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艰辛之路。如今时代,现代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人的聪明才智被极大发挥,但中医和气功并没有因此产生光环,相反正在渐渐地被弱化,渐渐地退出主流视线,渐渐地被兼并改造,核心价值在渐渐地被消亡。自然法则告诉人们:科技的进步、社会的进步就是旧亡新生,不断淘汰,不断创新。然而中医和气功现在还不应该被淘汰,他们尽管年长,却是年长的新生命,还有青春期;它们尽管是弱者,但却是优秀的具有潜能的弱者,应该更重地担当,更强地发挥作用。
  人们对中医的了解相对多一些,气功、中医同根同源,借中医说气功也许容易些。中医和西医都是治病之术,但指导的理论和治病方法是有很大差异的。西医看病首先要进行检查化验,寻找疾病的部位,疾病的原因,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血压高了用降压药,有炎症用消炎药,组织细胞变异坏死进行手术切除等等,这些医疗措施有个共同点:目标明确,针对病原。几乎每个人都去过医院看病,每个人都熟悉这样的情况。然而纯粹的中医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就有所不同了。大家都熟悉警示讳疾忌医的典型故事《韩非子》中的《扁鹊见蔡桓公》。文章中扁鹊怎么叙述蔡桓公的疾患的?“疾在腠理,在肌肤,在肠胃,在骨髓”。患疾部位确实有扩展转移的情况,但不可能频繁地迁移变化。本人笨拙理解,文章中疾病部位的不断变更,是后人按字义的理解解释,原意说的不是患疾部位的变化,而是疾患的轻重等级的增加。此外也该有个具体患疾位置吧,哪块肌肤?哪根骨头?真正的病变部位扁鹊这个大牌名医可能也无法讲清,甚至疾病的名称都没有提到,但是疾患的本质扁鹊一眼蔡桓公的外表就了解清楚了。现在人们去中医就诊,中医师有时会说这是寒湿、这是火气。寒湿、火气是什么东东?祛湿、败火是针对什么器官、什么部位的治疗?西医中有相对应的疾病部位和疾病名称吗?用这样的方法观察分析,中、西医的差异就清楚了。中、西医的差别在于对疾病的不同观察面和不同切入点,中医的切入点和气功相似,并不局限在人体的某个部位,而是整体气血的顺畅与和谐,即生命能量的运动和作用是否协调平衡。《伤寒论》中将外来因素引发的疾病统称为“寒(邪)气入侵。”可以理解为:外能量对生命体自身能量运动的干扰与破坏。《伤寒论》阐述了中医诊断疾病的思路,就是分析人体的场能量是否平衡,是否受到干扰与破坏,以人体场能的状况判断是否患疾,是否健康。
  中医与西医诊治疾病的不同思路,不同方法应该相互补充。然而中医现在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中医成了弱者,核心价值正在慢慢地被消失。现实能充分地说明这样的事实。现在中医为病人检查化验,用的全部都是西医的方法与手段,中医借鉴西医检查手段看病并不该否定,但中医自己的检查手段呢?自己的检查仪器呢?全部都是使用别人的,其结果必定要舍弃自我,成为依附品。现在中医对疾病的定名完全西医化,相同的名称反映了对疾病的相同认识。既然诊疗思想相同,诊疗手段必然同质化,中医差别于西医的对疾病的认识消失了,中医是否该归并入西医了?用药,原来中医主张针对性、修正性,即一人一方,视病情变化几日一改方,即使是相同疾病,即使是同一个人。但现在中药正逐步被统一处方,汤药被中成药取代,药也渐渐西化了。现在还有些声音在呼吁,要重视中医,发展中医。但振兴中医不能仅仅将祖宗留下的几味药、几个治病方法、几句名词作为中医的全部。中医自身对疾病、对人体、对生命的认知思想,是中医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能否生存和继续发展的关键核心,如果失去了核心价值,中医面对西医不可能有平等地位,必然被弱化,离消亡不会太远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