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内在自己的关系
在定义和描述你的二种重要面向时,我们认为把“有形的你”称为“你”,而将“无形的你”称为“内在的自己”(inner being),这样会更为清楚。你也可把“内在的自己”称做本源(source)、灵魂(soul)或神(god)。不过,我们喜欢称它为“内在的自己”,因为它就是你的根源,你也能从内在感受到它的存在。
所以,你内在的自己从无形界将意识投射成为物质界的你,你就这样诞生了。而现在你在这里生活、呼吸、思考、存在——与此同时,你内在的自己也同步地在生活、思考和存在。
你现在所感知的时空,我们喜欢把它称为思想的最末端(the leading edge of thought)。如果你想知道,内在的自己如何从无形界扩展成你的生命经验,那么最容易的理解方式,就是把这个有形的世界,看做是本源往外最远的一种延伸。
对于肉体出生前的生命源头,人们抱持着各种想法。其中有一种共通的想法——其实真相刚好相反——这个错误的想法认为神是无形的,因此是完美、圆满的;而人被赋予有形的物质生命,为的就是要努力达到神的完美性,或者达到与神并驾齐驱的境界。
我们要各位仅记的是,这个肉身的你,即是人类所说的“神”的一种延伸。由于你是“神”(本源)最远的延伸,所以神也是因为你、透过你这个延伸,和你一同体验生命。
当我们用“神”一词 来指“无形的能量本源”时,我们发现大家对“神”这个字眼已经有某些成见,容易让人们无法更加清楚地了解我们所在表达的。因此,我们很少用“神”来形容这个无形的能量本源。由于使用“神”这个标签,容易此发既有的成见,所以我们改就“本源”一词取而代之。而且,即使你并未觉察无形本源存在、或者也不知道你和它之间的连结,但它依然透过你持续不断地扩展。
第三章 你是宇宙的延伸
所以,你曾是无形的本源能量(现在依旧是);你在那样的状态下,将一部分的意识投射到这个物质肉身。你就这样来到人间,在这宇宙末端的时空里,探索着美妙的一景一物,以及各种对比性的事物。
此时,你在这个肉身里,身边充满着美妙对比的生命经验,并且透过肉体感官来“认识”(decipher)这些经验的细节。当你经历你的人生时——日复一日、一段接着一段——你个人对生命的新认识,对宇宙来说,就是一种“扩张”。
你观察这个世界,是透过你的眼睛看、透过你的耳朵听;你透过你的感官来闻香、尝味、感受触感。换句话说,你只能从自己觉得重要的个人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在这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中,你不由自主地会产生新的喜好,对心中认为更好的东西产生渴求。也就是说,当你从这种“自私”的观点来生活时,你会发现进步的空间。许多朋友都不喜欢“自私”这个概念,这是因为他们误解了生命的基本原则:你无法不自私,毕竟你只能由自己的角度来观察、感受和存在。所有的意识体(All points of Consciousness),甚至一个单细胞生物,也都能感知,但全都是从当下所持有、不断变化的自私观点,来感知这个世界的。
●无须言语,你也在创造
当你活着的时候,籍由自己的经验,以及观察别人的生活经验,常常能让你清楚明白你不想要什么。当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你的内心就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有时候这样的经验实在是太戏剧化了,让你很明白地宣示:“我不要那个!我现在终于知道我真正要的是......”
通常当你发现自己不想要什么,你就会更清楚自己要什么。然而不论你是否知道这些,每天时时刻刻,你都在这“思想的最末端”(译者注:意指这个物质世界)形形色色的生活中,产生新的愿望。
大部分的人并不会觉察到这个生命扩张的过程。甚至在读到这段解释文字时,大部分人也不会发现,这对他们的生命经验有什么特别的重要性。然而从你拥有肉身之前的无形界观点来看,这是个无比动人的想法。事实上,没有其他想法会让你更为振奋,因为你明白宇宙正是如此扩张的。你知道,自己在地球上的经验,促成你内在的扩张; 而且正是这时空下绝妙的对比事物(delicious contrast),让这永恒永无止境。当然,先前处于无形界的你,早就能看到这幅创造与扩张的全景——而这正是我们在这儿再度提醒你的原因。
●内在的自己追随新的愿望
因此,不论你是否意识到新的愿望,这些愿望都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对比”......当你明白自己“不要什么”的时候,你“比较想要什么”的明确想法就会浮现。这时,你内在的自己(或内在的本源)就会把注意力转向这个新的想法!
接下来,我们要说明“创造”——包括你的肉身、人类、整个物质界——最重要的部分:当你的生活出现更新、更好的“生命版本”的那一刻,你可以选择跟它合一,或者选择抗拒。其实本书在谈的,全都是关于你在那一刻所做的选择——而更重要的是,你的选择也是让你人生喜悦(或痛苦)的主要关键。因为,那正是你要(或不要)让自己喜悦地成为“内在的你”的决定点。
因此,在你这肉体出生前,你从无形界观点(或本源的观点),带着满怀的期盼,知道以下几件事:
你会专注在一个物质肉身。
你会生活在充满各种对比的环境。
生活中的对比,将让你产生改进的新想法、引发你内在的扩张。
那个更为广大的无形界的你(你内在的自己),会全然拥抱你的新想法,并且变成与该想法一致的振动频率。
●思想先于实相
万物的创造,总是先有思想。你周遭所看到的一切,之前都只是一个念头或想法——一种带有振动频率的概念,待它成熟之后就会成为所谓的“物质实相”。
当我们处在创造过程的最末端时,便无法回看到那么远,一探创造之初的源头。然而,目前你所见到的物质实相或彰显物,原先都只是个概念,但经过足够的思想聚焦,在吸引力法则的作用下,就成熟为现在你所看到的样子。事物创造的过程就是如此,没有例外。
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这个概念已经在无形界中形成。当无形界——人们称它为(本源)——把它的焦点放在这个概念上,你们那美妙的时空实相就被创造出来......首先,是思想。然后随着更多的思想聚焦在同一主题上,这个思想就会开始成形,直到人类所说的“实相”彰显出来为止。因此,和地球创造的过程一样,你的肉身——被彰显出来的本源延伸——透过你的思想,继续这个地球及其生命的创造。
当你知道自己不要什么,就会更加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所以促使你更加进步的想法,是来自于生活中的“对比”。当你在筛检生命经验的细节时,每一天每一刻,你都向外发出一连串能量频率(我们称之这愿望发射(rocket of desires))。随着每个愿望所发射出的振动频率,你内在的本源——那是你的来处,依旧聚焦在无形界的本源——会把焦点专注地放在你新发展出来的“生命版本”上,然后与它成为一体。当你在生活中不断地产生更新、更好的愿望(不管你有没有用语言表达出来),那更广大的无形界的你也在持续跟着扩展。
所有能让你有所改善的希望、梦想、意图与想法,都会存放在一种类似“频率暂存区”(Vibrational Escrow)的地方。如果你愿意的话,这里可以为你保存、管理和滋养频率,并等着你来提取。它不令是为你而设,绝大部分的你已经变成它了。并且不断地向你的物质形体发出召唤。因此,事实的真相是,无形界的你会不断地召唤物质界的你,以结合成当初来这世界时,理想中所要完成的自己。而那纯粹又难以抗拒的召唤,就是你心中感受到的那股热情或热忱。
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你愿不愿让物质界的你,与内在自己新创造、新发展出的你,结合为一体?这个重要问题的答案,是由你的感觉来回答的。感觉愈好,就表示你愈愿意合一; 感觉愈糟,就表示你愈不让自己合一,或者抗拒与它连结。
当你感觉到爱或喜悦——或者任何正向的情绪——你就是与生命要你成为的“扩展版本”合而为一的。当你感觉到恐惧、忿怒或沮丧——或者任何负面的情绪——这个时候,就表示你的注意力已经转向别的地方,没有让自己成为新的“扩展版本”......你没有让自己跟上自我发展的新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