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父亲在外地工作,偶尔回家,总是吃的喝的给我捎一大堆。父亲出手阔绰,从不吝惜钱财,有时赶上他在家,或者灯泡坏了,或者酱油醋的没了,他就会掏出钱来让我去跑腿,那时面值最大的钞票是十元的,父亲从来没有低于过那个面值给我,余下的钱当我上缴时,父亲就会慈爱地说:“不用缴了,算你的跑腿费。”母亲总是嗔怪道:“你就惯孩子吧!”父亲的慈爱与阔绰随着母亲的病故和继母的进门就消失了,继母的到来让我与父亲生分不少,再也不敢在他面前撒娇,再也不敢留下跑腿钱。不过对于教育投资,父亲从来没缺过我的。
或许与生长环境有关,当我有了女儿后,对于女儿的吃穿用度,我从来都是不吝啬的。女儿小时候,婆婆总是会拿了女儿大伯家孩子的旧衣服过来,可我一次也没给孩子穿过,婆婆有时问起,我就会以“男孩女孩没办法混穿”来搪塞,老公却会在事后怪我不懂节俭,老公特别会省钱,看不惯我的大手大脚,婚后与老公的第一次争吵就是因为我四十块钱买了一对儿花瓶,对于老公来说,四十块钱买对儿花瓶是个天文数字。给女儿买的衣服鞋子,老公都嫌贵,说孩子正长个儿,不需要穿太好,而我却觉得,正因为孩子在发育,才不能穿劣质衣服,以免伤了皮肤。与老公金钱观相差很大,还好我是个经济独立的女性,即使没有老公,我仍然能让女儿过得很好。
孩子读初中的时候,有一次周末女儿回来,刚好我在外地开会,女儿返校时就问老公要生活费,老公说没现钱,给了女儿一张卡。事后,我又到学校给女儿送了生活费,顺便查了老公给女儿的卡,上面可用余额仅有十元。我问老公要说法,老公解释说知道我溺爱孩子,回来后肯定会去给女儿送钱,我也是醉了。女同事们都是在唠叨自己的老公太溺爱孩子,给孩子的生活费太多,我觉得这才是常态,男人手大女人节俭是中国的传统,但在我家里却正好相反。有时我会问老公:“如果咱俩离婚,孩子判给你,你会把孩子饿死吗?”老公理直气壮地说:“怎么会,给我妈送回老家去,家里有地。”我听后是哭笑不得。
姐姐有时会劝我:“既然成了一家人,就忍忍吧,他对你和孩子都不舍得,就更不舍得给别的女人了。”想想也是,像老公这样的男人,即使七仙女下凡,如果需要花钱才能追到手,他也是会放弃的。感情中的是是非非太多,金钱只是一个介质,双方在冲突中了解彼此,在沟通中接纳不同,享受相同;接纳不同,金钱就不是障碍,只会让生活丰富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