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问“道”---天道篇(2)

时间:2011-03-2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道法自然 点击:

        直到16世纪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科学,近代自然科学由此拉开帷幕,同时伽利略也是近代物理学之父;此后拉瓦锡和原子论创始人道尔顿开创了近代化学;笛卡尔创立了解析几何;牛顿和莱布尼兹创立了微积分;爱因斯坦提出狭义和广义相对论;史蒂芬·霍金写出《时间简史》;亚历山大·冯·洪堡和卡尔·李特尔创立现代地理学;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进化论;路易·巴斯德开创微生物学;亚当·斯密开创现代经济学;罗伯特·蒙代尔提出最优化货币理论。。。各种学科分门别类的出现和日益深入的探索,人类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格物致知”。

         为什么都是外国人?究其原因,是中西方对客观世界的意识观念上有很大的差别,中国人看待世界较为感性,靠经验和领悟,描述事物含含糊糊,缺少精确的概念和定义,不利于形成理论体系,更无法定性定量的研究分析;比如,老子年幼时拜商荣为师,一日,商容教授道:“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老子问道:“天为何物?”先生道:“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老子又问:“清清者又是何物?”先生道;“清清者,太空是也。”“太空之上,又是何物?”先生道:“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之上又是何物?”“清之清者之上,更为清清之清者也。”——经过商荣老先生的谆谆教诲,相信年幼的老子对“天”的概念有了更加模糊的认识;而与老子生活在同时代的西方哲学之父、“科学之祖”泰勒斯已经计算出太阳的直径是日道的七百二十分之一,这个结果与现在所测得的太阳直径相差很小;他通过对日月星辰的观察和研究,他确定了三百六十五天为一年,并正确的解释了日食的原因,他在数学方面划时代的引入了命题证明的思想,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西方人奉行的是还原主义,注重科学实验,还原事物现象并深入研究对比进而形成理论体系。柏拉图就在自己开办的学院门口立着“不懂几何学者不得入内”的牌子,可见古希腊人对数学的看重。 研究手段的不同造成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速度大大领先中国。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格物”的目的并不是探索新知,而是建立一个理想中的相对稳定幸福的社会制度。从儒家的“道”里可以看出来,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这是学者们对自然科学不感兴趣;此外,古代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也不重视自然科学,视之为奇技淫巧,并不看重,比如数学只在给皇帝算历法的时候才能派上用场,司管历法的是钦天监,只有一两个人,自然科学在秀才-举人-进士一系列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中不考,所以私塾也不教,就算学了也白学,因为学自然科学没饭吃。皇帝算历法只需要一两个人,大家都去学,如何就业?而且钦天监虽然相当于国家天文台台长,但只是个正六品的小官,又不能像地方官可以受贿贪污,只能靠朝廷那点俸禄过日子,养家糊口都成问题,搞科学研究?省省吧,有那时间不如上山捡点野蘑菇省两个菜钱。---这不是夸张,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朝代都是奉行“以俭养廉”的,明朝海瑞在浙江淳安担任知县的时候,由于他拒绝一切灰色收入,家里只能常年喝稀饭挖野菜,两任妻子不堪贫苦生活,先后弃他而去。有一年,海瑞老母亲六十大寿的时候,他破天荒的买了两斤肉,这事儿居然引起轰动,连时任兵部尚书(相当于国防部长)的胡梅林都知道了。------学者们不感兴趣,政府也不重视,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自然科学就成了真正的边缘学科,少有人问津,使科技的发展到了一个阶段就会后继乏力,因此,“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于是,在自然科学方面,我们从一开始就大大落后,而在后来的竞赛中却又几乎完全放弃了追赶。今天,很多人听了几个华裔诺贝尔奖得主说:“中国的教育体制培养不出诺贝尔奖科学家。”于是振臂高呼“我们要素质教育,不要填鸭式的学习。”这是不了解自然科学发展史,早在2500多年前我们就已经大大落后于西方,逝去的时间追不回,要搞素质教育,我们必定被落下的更远。面对落后的现实,我们只有埋头苦学人家的成果,掌握并应用已有的成果才更有现实意义。至于得不得诺贝尔奖,不是那么重要。为什么华裔诺贝尔奖得主要加入外国籍,不就是人家条件好吗?诺贝尔奖谁都想拿,需要物质条件做基础的。很可惜,我们不但不安心向“好同学”学习,连我们自己的东西都没用好,晚清时期西方列强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而中国人却依然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里------民族自豪感是需要的,但要看清现实,不能闭着眼睛夸自己。

顶一下
(19)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