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与谬误,运动与静止,偶然与必然,生活中的问题“确定性”是相对的和有条件的,“不确定性”(随机性)是绝对的;相等是相对的,不相等是绝对的。我们生活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世界的本质是几率的、不确定的,而几率描述是最终描述。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又一次证明了他的远见卓识。 “不确定性原理”大大打击了人类妄图用理性来解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信心,让人类从自我陶醉的飘飘然中回到了地面,但也许这一脚踏实地的回归才真正意义重大。认识到了 “不确定性原理”本身就是真理,承认“道”是不可以穷尽的,才能让我们不断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不确定性虽然让科学家们沮丧,很多科学家都认为科学已经到了尽头,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却大大出乎科学家们意料之外。20世纪的科学与19世纪的主要不同之处是“不确定性”的无处不在,而研究它们的科学也应运而生---概率论、数理统计、随机数学、离散数学、不确定性经济学、不确定性人工智能、模糊控制、模糊数学、模糊哲学、模糊语言学、模糊拓扑学、不分明线性空间、模糊代数学、模糊分析学、模糊测度与积分、模糊群、模糊范畴、模糊图论、模糊概率统计、模糊逻辑学、模糊聚类分析、模糊模式识别、模糊综合评判、模糊决策与模糊预测、模糊控制、模糊信息处理......“不确定性“理论及其应用技术日益融合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军事科学、医学、气象、心理、经济管理、石油、地质、环境、生物、农业、林业、化工、语言、控制、遥感、教育、体育......等诸多领域,并发挥出巨大的作用。----科学的“不确定性”并没有成为科学自身发展的障碍,相反却成为了科学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可以说,离开了科学的不确定性,科学本身便可能停滞不前。“不确定性”使科学有了瑕疵,令科学家无限遗憾,然而,正是由于不完美,才让人类拥有了更强大的掌控复杂事物的能力。这大概就是老子说的“大成若缺”的真义。 几千年来,穷尽无数人的一生,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由最初的模糊到后来的清晰再到模糊------绕了一大圈,似乎又回到了出发点。然而,又有所不同,我们已不再是当初的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提高了对自然界的认识,了解了自身的局限性,我们不再盲目,学会了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进而改造自然。人类从最初的无知无觉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近现代科学兴起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到认识了世界的本质之后“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的返朴归真的境界。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纵观自然科学发展史,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天地万物相互依存,同时又相互制约。万事万物总是以某种规则运行,而趋向于一个平衡稳定的结构。”------这大概是我能做出的对“道”的最终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