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我不觉得这是一部想要批判校园暴力、性别和取向歧视的片子,而是要传达少年在亲密关系中,面对那些幽微情绪不知所起和不知所终时的困顿、挣扎和最终的坍塌。 前半段对细腻和嫌隙的刻画,真是入木三分。突然哪天,你不愿意再接半句我的玩笑,不愿意和我再一起骑车,不愿意再和我有半点肢体接触,甚至问可以和你一起打冰球吗,我得来的竟是如深海一般的沉默时,你已在内心为我筑起高墙,我再也没有进入你小小世界的权利了。雷米小演员那段千言万语不知如何追问,只能拳脚相向,以及最后绝望地了解这段关系真相后,瞪着自行车踏板,茫然委屈又悲伤的神情演的真的太好,我共情地意识到,自己现在还能因为一部情感片哭得这么掏心掏肺。 我觉得这是影片最深刻的部分。成年人面临亲密的破灭,至多哭上三天三夜,就会清醒地知道,这个世界没有谁离了谁不可以活的,你给我的从来都不是另外一个人不可以给的,就算再无人来,也还有我事业上的星辰大海要去闯荡,还有更多熠熠生辉的价值不容抛弃。成年人是多么理智地晓得,对一段关系他需要的性质和内容,程度和根源啊!可偏偏懵懂少年,他们无法区分自我和对自我的认识,不知为何爱也为何恨,为何如胶似漆,又为何渐生嫌隙。那些被老练的大人们回过神来就可以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处理的事情,对于他们而言是脆弱宇宙的崩塌。于是,在被某些他们根本不可能意识到的心理规律的支配中,少年感情因不知其由来,而燃烧得澎湃热烈,也因不知其所去,而跌落得壮烈惨痛,没有回旋的余地,没有折中的空间,没有策略性的藕断丝连,更不留一朝复燃的机会。 但我依然觉得,让雷米死去,是一个讨巧又偷懒的设置。到这里,突然,电影的主题就转向了悔过、坦白、供认和面对责任的自我救赎,两个少年之间的关系突然变成了一个少年和一个家庭的关系。可问题在于,如果自白就能够让自己轻松地过活下去,谁做不到啊?法律还规定了坦白可以从轻处罚,哪个犯罪分子不抢破脑袋要从血腥故事里扒拉点东西出来,以换来一丝法律的垂怜?我无比期待的是,假如雷米还在世,他们是否会在某个繁星点点的夜晚倾吐那些阴暗的心事?他们是否还会保持耐心去探究彼此内心对这段关系的定义和理解?他们是否还能够坦然面对其中一人点到即止的决定?这些能够让双方真正成长的问题,被永远的死亡拉上黑幕藏在深渊里,导演不知道,观众不知道,里奥也不知道——只有在鲜活而不可分离的实际相处里,人才会真的实现亲密关系中的成长。而雷米妈妈抱着里奥的脑袋一起痛哭这种爱恨与原谅的画面,只会让我皱着眉头设想,假如里奥发现,雷米没有死去,他就真的懂了吗? 人与人之间,有太多比死亡和离开更沉痛、更宿命的悲伤;有太多比自白和原谅更动人、更震撼的救赎。导演的功力只足以让电影成功一半,而剩下的一半也无法苛求。那是每一位共情着的天涯客,要在自己生活里续写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