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正能量(4)
时间:2022-12-31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王保蘅 点击:
次
每个杰出的人,都会有一个远大的目标,也正因为这个目标的存在,才使他们在众人之中显得如此突出。生活告诉人们,人需要勤奋才能靠近成功,但是更需要有目标。因为有了目标,也就等于给了自己一个努力的方向。否则,没有目标的努力,最终只会是一场空,要么是在原地踏步,要么是在做无用之功。
钱伟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着名的学者,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在物理、数学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曾担任清华大学的校长。在钱伟长的中学时代,他的文科成绩非常好,而对物理、数学视为畏途。但是令人们吃惊的是,他的一生都在从事力学、应用数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同时在这些学术领域有着非常突出的贡献,并且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比如,他开创了“钱伟长方程”,提出了线壳理论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首次建立了薄板薄壳的统一理论,将张量分析及微分几何用于弹性板壳研究。他还首次成功地用系统摄动法处理非线性方程,迄今为止,在国际上依然使用此法处理这一类问题。那么,钱伟长为何能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呢?其动力源于他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立了“科学救国”的目标。正是这个目标在一直激励着他,使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考大学的时候,历史系和中文系教授非常欣赏钱伟长的作文和历史答卷。而他的理科成绩三科相加,总分还不到100分。想要弃文学理,这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当时,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系主任的吴有训教授在知道了钱伟长的事之后,也力劝钱伟长学文科,并告诫他国家和民族同样需要优秀的人去学习中国文学和历史。但是弃文从理,是钱伟长经过长期反复思考才作出的决定,因为“科学救国”是他内心热切期望的,他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经过与钱伟长一个多星期的恳谈,吴有训教授终于同意他暂时就读于物理系学习物理学,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对于理科基础非常差的钱伟长来说,可谓是十分苛刻的:他必须保证在学年结束之前,物理和微积分的成绩同时超过70分,同时还必须选修化学,加强体育锻炼,强健体魄,这样才能继续学习物理学。这就意味着当时身体羸弱的钱伟长每周除正常上课之外,还必须参加两个下午的物理实验和两个下午的化学实验,以及课外的身体锻炼。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钱伟长只能加倍努力去克服困难,以达到吴有训教授的要求,否则,他就必须转学中文系或者历史系等其他学科。
在这个学期里,钱伟长除学习正课和做实验之外,还要补习英文和中学的一些基础数学、物理知识。他每天苦读不辍。在这个学期里,除了他自己苦学之外,吴有训教授也时常会在课业上给予他指导。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中,钱伟长各科都及格了,学年终了时各科成绩达到了70多分,实现了对吴有训教授的承诺,实现了他入学时的保证。
四年之后,钱伟长凭借优异的成绩从清华大学物理系顺利毕业,其后又赴美留学。正是科学救国的目标一直激励着他,才使他在后来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的科学成就,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由此可见,一个人为自己的未来订立一个目标的重要性。钱伟长身处国破家亡的危难时期,当时的中国处于危急关头,他放弃自己擅长的文科,以科学救国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地迈进,最终为国家的振兴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古语有云:“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一个人求学,必须要有一个志向,一个目标,清楚地知道自己求学的目的;不学习,就没有广博的知识,没有明确目标、方向,就无法达到求学的目的。每个人都应该如此,确定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才能有目的地去行动,向着自己的目标进发,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一个人的目标,是一个人价值的最终体现。想要在人生的舞台上画出完美的人生轨迹,就要早早地确立自己的志向,沿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在父母的眼中,抚养自己的孩子长大成才就是最能够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所以无数的父母呕心沥血地工作,只为了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而作为儿女,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它,以此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也是作为子女的人生价值的体现。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