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正能量(全文在线阅读) > 责任正能量
清华用雄心壮志担负起的社会责任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个角色都连同着一份责任共同存在。正如清华人所说的那样,责任有多大,成就就会有多大。责任也是动力。正是因为拥有一份强烈的责任心,才驱使人们不断努力,不断前进,从而才能享受到承担责任的喜悦。时代需要正能量,社会也在呼唤正能量。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华儿女,要时时刻刻牢记着自己肩上的责任,学习清华人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精神,为祖国的建设献言献策,时时刻刻准备好报效国家,报效社会。可是,光拥有责任心还不够,关键是要把责任落实到位。没有执行到位的责任,一切都是空谈。缺少责任心的人就好比是一片飘忽不定的树叶,没有安全感,更无所依托。只有那些有着超强责任感的人,把责任落实到位的人,才能不断发展,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清华人心存的责任:我需要为社会建设献言献策
“拥有了社会责任感,也就拥有了与天下下棋的可能。”一提起清华大学、清华人,人们总能联想到“中国的栋梁”、“中国一流”、“中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等一些让人一听就振奋人心的词语,其中蕴含着深厚的社会责任。原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教授在考察清华大学教学站工作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清华大学除了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培养好学生外,更重要的是要承担起国家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任务,在这些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任务中要发挥作用、作出贡献,清华大学应积极参与,义不容辞。”陈希教授的这番话体现出了清华大学超强的社会责任感。
清华大学研究生会主席张勤在访谈纪实中多次提到,在清华所学的东西让自己受益终生,尤其是心系天下的责任感。从进入清华到毕业后踏入社会,张勤的理想就一直很坚定,那便是“从政,改变国家”。深受清华的影响,张勤一直努力地承担身为清华人对于国家的那份强烈的责任感。为了这个理想,他不断地努力,为同学服务,在校期间,他担任过班长、校研究生会主席、全国学联副主席;为了这个理想,他放弃了国外优厚的条件,毅然选择了回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认为,作为清华人不光是要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更需要时时关心祖国的未来,关心国家的建设。作为清华学子,一定要明白国家对自己所寄托的期望,更要承担起身上的责任,积极地投入到国家建设中去。清华虽然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程,但是,清华人始终牢记着自己肩上的担子,一直传承并积极履行着他们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他们以自己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搭建了清华大学教育扶贫这个平台,进行着“传播知识、消除贫困”的公益事业。在这个过程中,清华大学以自身丰富的优势教育资源以及渠道平台搭建方面的实力,利用现代技术在各地建立起教育扶贫教学站,给贫困地区带去了各种资源,让当地学生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项目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利国利民的好项目。他们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不仅向贫困地区的人们普及了知识,更激起了他们求知的欲望,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再学习的良好机会。清华大学自觉地承担起“传播知识、消除贫困”这一社会责任,不求回报默默付出。这一点也正体现了清华人心系国家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俗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需要为国家建设献言献策”是每一位清华人心存的责任。有着良好的节约传统的清华,将“节约”体现在许多科研成果中。清华大学不仅建立了建筑节能研究中心,还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共同建立节能研究中心,最终在清华大学建立了中国首座超低能耗示范楼,近百项国内外最为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产品纷纷在示范楼展示出来。超低能耗示范楼综合了各种功能,包括示范、展示、试验等功能,成为中国首个综合多功能的绿色建筑,清华大学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作出了切实的贡献。为了满足国家战略的发展需求,清华大学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合理利用各项资源,厉行节约,开展了节约教育,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努力体现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不仅如此,学校还把“节约”纳入到学校的相关考核和奖励机制中去,把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行为内容纳入到考核中,把建设节约型大学作为发展目标,为国家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清华时时刻刻都心存责任,响应着国家的号召,为国家建设献言献策,用实际行动去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