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人脉掌控术(全文在线阅读) > 换位思考,互惠互利
20几岁的人研究社交之道,不可忽略人性的百态,否则冲动莽撞,会四处碰壁。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能够通人情、懂世故,当然会受人欢迎,到处吃得开,这是很明显的事实。
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出奇效
A市交警支队不久前搞过一次“交警扮的哥”活动,那一天,数十名交警穿上便装,“秘密行动”开起了出租车。一天中,他们受过乘客的气,也有的违了章,实实在在地体验了一把“的哥”们谋生的艰难与不易。另外,通过换位,他们也看到了自己执法过程中的确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所谓换位思考,就是要把自己设想成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很多时候甚至需要暂时抛开自己的切身利益,去满足别人。但其实,利益在很多时候是互相关联的,你能考虑别人的利益,别人也会考虑你的利益。我们要学会“将心比心”。
在人际交往时,人们不仅习惯于从自己的特定角色出发来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态度与行为,而且还习惯于自我中心式的思维方式,从而引发出一连串的冲突和矛盾。如果大家都能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一下,都能将心比心地换位感受一番,那么,许多冲突、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这就是换位思考的积极作用。
真正的换位思考并不容易做到,其必然是一个“移情”的过程,要从内心深处站到他人的立场上去,要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他人。但多数人换位思考时独独缺乏最关键的“移情”要素,或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猜想”别人的想法及感受,或是站在“一般人”的立场上去想别人“应该”有什么想法和感受,或是想当然地假设一种别人所谓的感受。这样的换位思考,无法体验他人真正的感受和思想,不仅无法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可能弄巧成拙,引起他人的反感。
人情通达,首要条件就是“善解人意”。如果你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为别人着想,就永远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即使勉强自己去亲近别人,也只是表面上的敷衍、应酬。久而久之,别人就能洞察你的客气和笑容是虚伪的,如此一来,你刻意维系的社交关系也不会长久。
站在对方立场说话更有利于沟通
很多人往往习惯将自己的想法或意见强加给别人,总觉得他们的想法和意见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虽然为了帮助别人解决某些问题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却始终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过——这样是否适合?
当我们和别人商谈一件事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先自我确定标准和结论,应该先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仔细想想,询问对方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和他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要直接逼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根据对方的思想作恰当的引导,反而更容易让对方听你的话。
你若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说话,能给对方一种为他着想的感觉,你的话就会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要做到这一点,“知己知彼”十分重要,唯先知彼,而后方能从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成功的人际交往语言,有赖于发现对方的真实需要,并且在实现自我目标的同时给对方指出一条可行之路。
某精密机械工厂生产某种新产品,将其部分部件委托另外一家小型工厂制造,当该小型工厂将零件的半成品呈送总厂时,不料完全不符合该厂要求。由于新产品上市迫在眉睫,总厂产品负责人让小厂尽快重新制造,但小厂负责人认为他是完全按总厂的规格制造的,不想再重新返工,双方僵持不下。这时总厂厂长在问明原委后,便对小厂负责人说:“我想这件事完全是由于公司方面设计不周所致,而且还令你吃了亏,实在抱歉。今天幸好有你们帮忙,才让我们发现了产品的缺点。只是事到如今,产品总是要上市的,你们不妨将它制造得更完美一点,这样对你我双方都是有好处的。”那位小厂负责人听完,欣然应允了。
也许你会质疑:“站在对方的立场,说来容易,实际要做的时候有那么容易吗?”没错,站在对方立场上说话确实不容易,但不是不可能。而且,有时若不这么做,谈话成功的希望就可能很小。真正会说话的人,善于从他人的角度来设想。他们也并非一开始就能做得很好,而是从一次次的说服过程中吸收经验、汲取教训,不断培养这种习惯,最后才达到这种境界的。因此,只要你愿意,这并不是件太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