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战争方殷,雄雌未决,则有不奉正朔,自相君长。必国史为传,宜别立科条。至如陈、项诸雄,寄编汉籍;董、袁群贼,附列《魏志》。既同臣子之例,孰辨彼此之殊?唯《东观》以平林、下江诸人,列为载记;顾后来作者,莫之遵效。逮《新晋》始以十六国主,持载记表名,可谓择善而行,巧于师古者矣。
观夫旧史列传,题卷靡恒。文少者则具出姓名,若司马相如、东方朔是也。字烦者唯书姓氏,若毋将、盖、陈、卫、诸葛传是也。必人多而姓同者,则结定其数,若二袁、四张、二公孙传是也。(眉批:此尚无大关系,但冗杂可厌耳,《后汉志》细目尤烦,皆可删削。) 如此标格,足为详审。
至范晔举例,始全录姓名。历短行于卷中,丛细字于标外。其子孙附出者,注于祖先之下,乃类俗之文案孔目、药草经方,烦碎之至,孰过于此!(眉批:古书大抵如是,坊刻村书则多取便检阅,标题繁杂而俗乃尚之。) 窃以 《周易 》六爻 ,义存 象内 ;《春秋 》万国 ,事具传中 。读者研寻 ,篇终自晓 ,何必开帙解带 ,便令昭然 满目也 。
自兹以降,多师蔚宗。魏收因之,则又甚矣。其有魏世邻国编于魏史者,于其人姓名之上,又列之以邦域,申之以职官;至如江东帝主,则云僭晋司马睿、岛夷刘裕;河西酋长,则云私署凉州牧张实、私署凉王李暠。此皆篇中所具,又于卷首具列。
盖法令滋章,古人所慎。若范、魏之裁篇目,可谓滋章之甚者乎?苟忘彼大体,好兹小数,难与议夫“婉而成章”,“一字以为褒贬”者矣。
鱼豢 《外篇 ·正史 》篇 :魏时 ,京兆鱼豢私撰 《魏略 》,事止明帝 。《唐书 ·艺文志 》:鱼豢 《魏略 》五十卷 。按 :《三国 ·魏志 》无传 。
姚察 《陈书 ·姚察传 》:察 ,字伯审 ,有至性 ,领著作 ,撰梁 、陈史未毕功 。隋开皇时 ,遣内史舍人虞世基索本 ,且进上 。有所阙者 ,临亡之时 ,以体例诫约子思廉博访续撰 。按 :史无 《梁略 》之名 ,而刘氏云尔 ,定是察稿初名 。
外戚命章 按 :《史记 》之立 《外戚世家 》,其中所载 ,实皆后妃氏讳及其事迹 。至如魏其 、武安之属 ,反别立传 ,不以外戚名篇 ,最为非体 。班史因之 ,易名 《外戚列传 》,置在臣传之后 ,尤为失之 。文亦应加并纠班失之语 。
平林 、下江 《后汉书 ·刘玄传 》:王莽末 ,新市人王匡 、王凤为渠帅 ,诸亡命马武 、王常 、成丹等从之 ,藏于绿林中 。地皇三年 ,大疫 ,分散 。常 、丹西入南郡 ,号 “下江兵 ”。匡 、凤 、武及其支党朱鲔 、张卬北入南阳 ,号 “新市兵 ”。平林人陈牧 、廖湛复聚众 ,号 “平林兵 ”,以应之 。
断限
(眉批:此篇议论特精切,故王闻俢《四六法海》取之。)
夫书之立约,其来尚矣。如尼父之定《虞书》也,以舜为始,而云“粤若稽古帝尧”;丘明之传鲁史也,以隐为先,而云“惠公元妃孟子”。此皆正其疆理 ,开其首端 。因有沿革 ,遂相交互 ,事势当然 ,非为滥轶也 。过此已往,可谓狂简不知所裁者焉。
夫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若《汉书》之立表志,其殆侵官离局者乎?考其滥觞所出,起于司马氏。案:马 《记 》以史制名 ,班 《书 》持汉标目 。《史记 》者 ,载数千年之事 ,无所不容 。《汉书 》者 ,纪十二帝之时 ,有限斯极 。固既分 迁之记 ,判其去取 ,纪传所存 ,唯留汉日 ;表志所录 ,乃尽牺年 ,举一反三 ,岂宜 若是 ?胶柱调瑟 ,不亦谬欤 !但固之踳驳,既往不谏,而后之作者,咸习其迷。《宋史》则上括魏朝,《隋书》则仰苞梁代。求其所书之事,得十一于千百。一成其例,莫之敢移;永言其理,可为叹息!
当魏武乘时拨乱,电扫群雄,锋镝之所交,网罗之所及者,盖唯二袁、刘、吕而已。若进鸩行弑 ,燃脐就戮 ,总关王室 ,不涉霸图 ,而陈寿《国志》引居传首。夫汉之董卓,犹秦之赵高,昔车令之诛 ,既不列于 《汉史 》,何太师之毙 ,遂独刊 于 《魏书 》乎 ?兼复臧洪、陶谦、刘虞、孙瓒生于季末,自相吞噬。其于曹氏也,非唯理异犬牙 ,固亦事同风马 。汉典所具,而魏册仍编,岂非流宕忘归 ,迷而不 悟者也 ?
亦有一代之史,上下相交,若已见它记,则无宜重述。故子婴降沛,其详取验于《秦纪》;伯符死汉,其事断入于《吴书》。沈录金行,上羁刘主;魏刊水运,下列高王。唯蜀与齐各有国史,越次而载,孰曰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