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16)
时间:2023-06-25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陈海波 点击:
次
[4]运用刺猬效应。
“刺猬”反应的特点就是你用一个问题来回答客户提出的问题。你用自己的问题来控制你和客户的洽谈,把谈话引向销售程序的下一步。
让我们看一看“刺猬”反应式的提问法:
客户:“这项保险中有没有现金价值?”
销售人员:“你很看重保险单是否具有现金价值的问题吗?”
客户:“绝对不是。我只是不想为现金价值支付任何额外的金额。”
对于这个客户,如果你一味向他销售现金价值,你就会把自己推到河里去一沉到底。这个人不想为现金价值付钱,因为他不想把现金价值当成一桩利益。这时你该向他解释现金价值这个名词的含义,提高他在这方面的认识。
抓住客户的逆反心理,用负面问题开场
一旦客户对销售人员所说或所做的事产生逆反心理,许多受过培训的销售人员就会立即转入异议处理模式,他们认为如果能解决了异议,客户的逆反心理就会自动消失。
在我们的身边,几乎每个人都会有逆反心理,只是程度不同罢了。逆反心理是相当普遍的出于本能的机械反应。逆反并不代表行为恶劣,有些人的出发点很好,但同时又是最积极的逆反者。
在与客户初次接触的时候,客户常常怀有戒备之心,如果此时只是一味强调己方的产品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实用,客户反而会更加警惕,因为害怕受骗而拒绝接受。
寇先生的私家车已经用了很多年,经常发生故障,他决定换一辆新车,这一消息被某汽车销售公司得知,于是很多的销售人员都来向他销售轿车。
每一个销售人员来到寇先生这里,都详细介绍自己公司轿车的性能是多么的好,多么的适合他这样的大老板使用,有的甚至还嘲笑说:“你的那台老车已经破烂不堪,不能再使用了,否则有失你的身份。”这样的话无疑让寇先生心里特别反感和不悦。
销售人员的不断登门,让寇先生感到十分烦躁,同时也增加了他的防御心理,他心想:这些人只是为了销售他们的汽车,还说些不堪入耳的话,我就是不买,我才不会上当受骗呢!
几天后,又有一名汽车销售人员登门造访,寇先生心想,不管他怎么说,我也不买他的车。可是这位销售人员只是对寇先生说:“我看你的这部老车还不错,起码还能再用上一年半载的,现在就换未免有点可惜,我看还是过一阵子再说吧!”说完给寇先生留了一张名片就主动离开了。
这位销售人员的言行和寇先生所想象的完全不同,而自己之前的心理防御也一下子失去了意义,因此其逆反心理也逐渐地消失了。他还是觉得应该给自己换一辆新车。于是,一周后,寇先生主动拨通了那位销售人员的电话,并向他订购了一辆新车。
逆反心理有时候会导致客户拒绝购买产品,相反,有时候也会促使其主动购买产品。正如案例中的销售人员就是从相反的思维方式出发,消除寇先生对销售人员的逆反心理,从而使他主动购买自己的产品。
引起客户逆反心理的原因主要是对立情绪,因为客户通常会对登门拜访的销售人员抱有警戒心理,本能地对其不信任,这样的话,销售人员把自己的产品说得越好,客户越觉得不可信;销售人员越是热情,客户越是觉得他虚情假意,只是为了骗自己的钱罢了。
一般来讲,客户的逆反心理往往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态度傲慢无礼。不管销售人员说什么,客户都会以一句台词应对, “我知道”,意思是说,我什么都知道,你根本就没必要介绍了。
[2]断然拒绝。在销售人员向客户介绍产品的过程中,客户会坚决地说:“这件产品不适合我,我不需要。”
[3]反驳。有时候,客户会故意针对销售人员的说辞提出反对意见,让销售人员知难而退。
[4]沉默应对,不发表任何意见。在销售人员苦口婆心地介绍和说服客户的过程中,客户始终保持缄默,态度也非常冷淡。
在销售实战过程中,很多销售人员不懂得客户的逆反心理,他们总是片面地、滔滔不绝地介绍产品,而不顾客户的感受,结果只能是一次又一次地遭受到客户的拒绝。那么,销售人员应如何做才能尽可能地降低客户的逆反心理呢?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