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之农工商业
明朝的农民,也是很为困苦的。因为其时的役法,分为“力差”“银差”。中国历代的田赋,征收都有定额;役法则是量出为入的,国用不足,就要随意“加派”,所以人民很苦于负担。直到中叶后,推行“一条鞭”之法,把一年需用之数,均摊之于人民,并作一次征收,此外不再诛求。力差亦由官雇募。人民才稍获苏息。但是从宋朝相沿下来的地权不平均之弊,则历元明两代,始终没有铲除,而且还变本加厉。大家都知道:近代江浙的田赋,是独重的,你道这事是怎样起源的?原来起于明太祖平张士诚后,对于江南一带,即以私家所收的租,定为公家的税额。后来虽屡经减免,到现在,江浙的田赋,还是独重于全国。这也可见得地权不平均的流弊了。农业在元明时代,最可纪念的,是木棉之利,普及于全国。前此木棉只限于交广;宋元之间,其种才流入江南。有一个黄道婆,从崖州到松江来,教人以纺织之法。自此棉花和棉布,就渐渐通行;取暖的不专靠裘褐;衣服的原料,也不限于麻丝了。
工业在元明时代,也颇有可观。元朝是个野蛮人,最喜欢奇异的物品。所以当时工部,设官很多。官营的工业,极有可观。不过此等奢侈品,和普通社会,无甚关系,所以易代之后,也就失传了。明朝时候,却有几种著名的物品,到现在还流传着。那就是景德镇的瓷器,宣宗时的香炉,景帝时的景泰蓝。
元明时代对外的商业,已略见第二十和二十二章。明代尤可纪念的,是开中盐和茶马之法。开中盐,就是宋朝入边之法,[4]国家提出定额的盐,专卖给在沿边交纳食粮的人。商人因运费贵,就有自出资本,招人到边地去屯垦的。为此,边方的粮食,既然充足,连土地也渐渐的开辟了。这真是移民实边的好法子。惜乎到后来,官卖盐改收银两,“商屯”就渐渐的撤废了。茶马是用中国的茶,和西番的马交易。即可充实中国的军备,又含有制驭西番的意思。惜乎后来,亦因管理官吏的腐败,而其法渐坏。
【小结】
(一)元明时代文艺界的创作是什么?
(二)讲理学的,为什么以陆王并称?
(三)理学的流弊如何?
(四)明末诸大儒,学问的特色何在?为什么说考据只是他们的末节?
(五)明太祖得天下后,对于当时媚外的风习,有何矫正?
(六)元明时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如何?
(七)何谓一条鞭?
(八)今日江浙田赋独重的起源如何?
(九)木棉之利,何时普及于全国?
(十)为什么历代的官营工业,传于后世的很少?
(十一)试略述明代开中盐和茶马之法。
* * *
【注释】
[1] 北齐兰陵王长恭,尝着假面对敌,齐人作此曲,亦着假面,并效其指麾击刺的形状。见《旧唐书·音乐志》。
[2] 此事见《明太祖实录》,现据日本稻叶君山《清朝全史》转引,但焘译,中华书局出版。
[3] 见第三编“近世史”第二章。
[4] 入边刍粟的简称,参看第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