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海子传(3)

时间:2009-05-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余徐刚 点击:

  为了他们的查海生,他们舍得这样做。

  奶奶对可爱的孙子疼爱有加。她拖着病重的身子,成天呵护着“坐车”中的小家伙,寸步不离。小海生肚子饿了,就示意奶奶给他喂粥吃,奶奶赶快把放在灶肚子里用木炭火焐热的粥端出来,用舌尖调试一下粥的冷热度,一小口,一小口,小心翼翼地送到小海生的嘴边。小海生乐滋滋的享受着这难得的美食,吃完一小缸子后,奶奶给他擦擦嘴。小海生想睡觉了,奶奶就把他抱上床,轻拍着他的胸口,低唱着黄梅小调子。不一会儿工夫,小海生就进入了梦乡。

三 《风》,助我成长的荣耀

  风很美 果实也美

  小小的风很美

  自然界的**也美

  水很美 水啊

  无人和你

  说话的时刻很美

  你家中破旧的门

  遮住的贫穷很美

  风 吹遍了草原

  马的骨头 绿了

  ———引自《风》

  操采菊的文化程度在查家湾妇女中算是高的。虽然只读了五年书?熏也只是小学文化程度,但基本的汉语文字她还认得些。凭着自己的丈夫为村里人加工衣物这一行当,有空的时候,她会和村里稍有文化的人聊聊家常。时间长了,她和那些“文化人”关系处理也比较融洽,邻居们在查裁缝家量衣、裁衣时,顺便把家中的旧书旧报纸带给操采菊看,凭着天生的聪慧和自身独有的一份求知欲望,她很快把这些读过的文章内容编成一个个简短的故事讲给儿子听。

  刚学会爬走的查海生终究听不懂妈妈的故事,但他就是这样被熏陶着,意识中有了一种朦胧的感觉。

  当他咿呀咿呀地能喊上一两句让人听得懂或听不懂的话时,竟有种天然的意识看着那些旧报刊杂志上印刷的文字。大人在读这些文字时,他睁大着眼睛使劲地盯着陌生的方块字,目光跟随着别人上下移动,长而久之,小海生也识得了不少文字,这使父母亲和邻居们都感到特别的惊奇。

  查海生刚满两个多年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它席卷了整个中国城市乡村。在那个轰轰烈烈的年代,贫穷落后的查家湾照样能揪出几个反动派、土地主、牛鬼蛇神,他们每天的早课是:全村人都被召集到公社学校的操场,听着红卫兵头子下“最高指示”。晚上又要进行“汇报”,批斗大会是常课。

  在大会上,红卫兵们几乎每天重复着千篇一律的颂词和旋律。

  群众已经习惯了跟着红卫兵喊:“毛主席万岁,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万寿无疆……”

  接下来便是一批人在“打倒”的痛斥声中被押上台,红卫兵们开始揭露他们的各种“罪行”。

  说到激烈时,几个“义愤”的、狂热的少年红卫兵们会给被“打倒”者们几脚猛踹。

  “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在整完一批人之后,造反派们又是照本宣读《毛主席语录》,台下的群众跟着大声朗诵,这其中包括查裁缝夫妇和年仅两三岁的儿子查海生。

  “革命”的形势似乎越来越猛烈。人们的激情都被红卫兵的呼喊声激活。红卫兵的打砸吵闹已成了家常便饭。

  查湾村家底稍好的人家都被刨根问底,翻了个底朝天,就差没挖地三尺了,男人们被绳子捆起来,痛打着或者被戴上高帽子游街,夫妻之间、父子之间被一条界线划得清清楚楚。

  查湾村整日吵吵闹闹,喋喋不休。

  红卫兵们煞有其事地站在村口,拿着红缨枪站岗放哨,以防备阶级敌人混入无产阶级队伍中来,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昼夜不歇,坚决捍卫查湾村的每一寸宝贵土地。

  那些日子,跳“忠”字舞和朗诵“毛主席语录”是村民们的日常生活,在众多花样繁杂的项目中,比赛背诵“毛主席语录”占了首位,它比人们下地劳动可重要得多。

  查海生被父母领着参加了每一次的“毛主席语录”朗诵会。父母每次都要带上他去参加朗诵会的原因是他们不放心小海生一个人呆在家,生怕有个闪失。

  年幼的查海生当然不会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要去异口同声地大声诵读这些东西,只是去的次数多了,聪明的小脑袋瓜子里也储存了不少大人们朗诵的句子。他天天看着大人们读墙上刷的鲜红的标语大字,心里也跟着默读,很快,他掌握了那些汉字的拼法与写法。累积多了,还会随手划写。

  查裁缝夫妇在外面撕破了喉咙大声诵读着“语录”诗词,回家后,稍作休息又开始忙碌起来。此时的家里,除了丈夫缝纫机脚踏板和妻子纳鞋底的声响,没有任何人的声音,寂静极了,大家似乎都不愿意浪费口舌再去讲话,明天还要继续喊叫呢。

  小海生看着疲惫的父母默不做声,自己竟一时兴起来,他把妈妈教给他的小故事再重复讲给父母听,把全家人一下子都逗乐了。

  接下来,他学着台上的红卫兵,踱着步子,停下,抬起头,挺直腰杆一条又一条地背诵着“毛主席语录”,滔滔不绝地背下去。

  一旁的父母惊呆了,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幼小儿子竟有如此般的记忆力。但这的确是事实,摆在眼前的、活生生的事实。

  于是,查振全做了一个重大决定,让儿子查海生代表全家去参加“语录”背诵会。

  又是一天,红旗高扬,人头攒动。当主持人宣布查振生查裁缝家四岁的长子查海生要给大家背诵“毛主席语录”时,台上台下一阵哄堂大笑。

  查振全满怀信心地将四岁的儿子查海生抱上台,人群中又是一阵讥笑。

  个头很小的查海生穿着父亲亲手缝制的当时流行的卡其制服,他望着父亲慈祥的笑容,更显得胸有成竹,一点也不紧张,俨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有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查海生凭借着记忆中的句子,一条条,井然有序地往下背诵,人群中发出了喝彩声。他的表演被掌声打断。

  背诵还能继续下去吗?人们在等着他的表演,也有人认为他是个小孩子,闹着玩,鹦鹉学舌,也只不过会这几句罢了。

  查海生没有令父亲失望,他的背诵一条接一条顺利地进行了下去,人群中开始骚动了,有人拍着查裁缝的肩膀说他的儿子是位天才。

  “语录”仍然像泉水一般从查振全儿子的嘴里涌出,人群中的喝彩声、惊叹声一浪胜过一浪,很多人看着台上这小家伙的精彩表演,使劲鼓掌,把手都拍红了、拍麻了,他们为从未见识过的这位天才小神童而欢呼不已。

  刚才那些讥笑的人们都竖起了大拇指,一个劲地称赞这小家伙有出息。

  人群中的查振全显然是被儿子出色的发挥感动了,现场的热烈气氛让他不知道说什么好。

  背诵结束后,查振全的儿子获得了桂冠,他是所有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这一刻,查振全的脸上堆满了荣光。

  他带着儿子,在一片赞叹声中回到了家中。

  从那时起,查裁缝就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大儿子天资优于同龄人,通过读书升学,将来必成大器。

  他们查家祖祖辈辈,能识得上一篓筐方块字的没有几个,几代人都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生活,彻底地担当农民的社会角色。查振全的父亲当初让他学门裁缝手艺,就是为了想让他减轻体力劳动,生活得更加舒坦些。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自己有了门手艺活,查振全确实比父辈们过得要幸福。他想,将来儿子查海生若是通过读书,考取功名,一定会比他生活得更好。

  查振全下了决心,一定要把儿子查海生给培养出来!

四 少年查海生的烦恼

  在水上 放弃智慧

  停止仰望长空

  为了生成你要流下屈辱的泪水

  来浇灌家乡平静的果园

  生成无须洞察

  大地自己呈现

  用幸福也用痛苦

  来重建家乡的屋顶

  放弃沉思和智慧

  如果不能带来麦粒

  请对诚实的大地

  保持缄默 和你那幽暗的本性

  风吹炊烟

  果园就在我的身旁静静叫喊

  双手劳动 慰藉心灵

  ———引自《重建家园》

  1968年9月,查海生五周岁时,他的父亲查振全把他送进了村子里的一所小学就读。

  查海生作为班里年龄最小和个头最矮的一位同学被安排到正中间第一排就座。课桌是由泥巴搭建起来的台子,上面铺着一块木头板子作为桌面。

  由于个头太矮小,小海生只能站着上课,如果他一坐下来,头几乎和桌面平行,看不见黑板,上课听讲成了大问题。老师想了很多办法,最后只好在查海生的长条子凳子上钉几块木板,这样一来,他就能够得着课桌了。但他的两只脚却只能悬在半空中,不能触到地面。

  在查海生未上学之前,村里的民办教师就已从传闻中了解到了他的天资。入学后,查海生的表现果然不同一般孩子,他比同班级入学的孩子早先识字,别人不会的字,他会,加上又是班级中年龄最小的一位,老师格外看重这个聪明的孩子。

  随着二弟、三弟的降生,原来入不敷出的家庭变得更为窘迫。作为长子,年幼的查海生在课余时间不得不帮着家里进行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约摸小学二三年级时,查海生趁着课余时间开始打些猪草,这是为生产队做活,可以给家里挣点工分。每天一大清早,查海生背着小箩筐,踏着晨雾,踩着露珠到村外的小树林边上割草,等装满一筐子后,再系好背带,吃力地背到队里去。

  运气不好的时候,小山坡附近的草被别人割光,他又要走更远的路,以便能割到足够的猪草。这样累计下来,查家在年底分红时就多增添了一小份工分,这一小份工分可以从队里换回几十斤稻子或小麦。

  早上割完草,太阳已经升了起来,父母仍在田地里锄草施肥。查海生回到家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揭开锅,看看里面有没有昨晚剩下的饭,要是还有,便兑些水,在灶底点上一把火,饭微热后便盛起,把早已饿极的肚子填一填。要是没有剩饭,他便随手捡起墙角边上的一根山芋或者萝卜,洗净后就啃了起来。这便是他的早餐。

  即使是这样的早餐,他也不是每天都能享受得到的,更多的时候,他和村子里其他孩子一样,没有属于自己的早餐。打完猪草后,小海生直接背着父亲给他缝制的帆布书包上学去。

  在课间休息时,小海生会和其他小朋友一道,以掩耳盗铃之势偷跑到田间地垄,看看可有什么可以偷吃的,发现目标后,一溜烟地跑去拔上几根萝卜之类的就跑。大人们都看在眼里,并没有去制止他们的小举动,孩子们确实饿极了,谁家也都有孩子,在这样特殊的年代,大人吃不饱都忍受不了,何况年幼无知的孩童呢。

  恶劣的家庭生活条件和一定的家务劳动时间并没有影响查海生的学习成绩。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查海生总是以绝对优势遥遥领先于其他同学,名列全班第一名。

  当儿子查海生拿着第一名成绩的大红奖状回家时,查振全心里乐开了花。他更加感觉到他的查海生是块读书的好料子,儿子查海生是结束查家世代务农、以耕为生的惟一希望,他期待着这一天早点到来,他就是砸锅卖铁也要给查海生读书!

  查海生每次考试都得第一名的消息引起了很多学生家长的猜疑。

  他们一边责怪自己家的孩子平庸、不努力学习的同时,另一边时时利用拉家长里短的机会讨问查振全夫妇施了什么“秘方”给孩子。查振全夫妇当然没有什么所谓的“秘方”,但他们夫妇越是说“没有”,对方越是纠缠不清,说他们夫妇吝啬,不肯把“秘方”传授给他们。

  于是各种谣言传出,说查裁缝贿赂村上的老师,老师给他的儿子“开小灶”,利用课余给查海生补课、复习,加强知识的巩固。当一些学生家长找到老师问及此事,为什么对待孩子们不能一视同仁?老师被问得有些莫名其妙,叫家长举出具体事例证明时,家长们却一个个哑口无言,无以应对。

  末了,老师告诉那些家长:查裁缝家的大儿子学习成绩好,只是他头脑灵活、努力学习的结果。他也和其他孩子一起上课、下课,根本不存在“开小灶”一事。

  家长们再一次问及自己的孩子,查海生身上是否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他们照实回答:“查海生不看书也会做题目!”

  家长们茫然了。

  待他们明白事情的原由后,就嘱咐自己的孩子要经常和像查海生这样成绩优秀的同学在一起,跟着他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同村的孩子们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总是喜欢找查海生帮着解决。

  才上小学的查海生在语文方面有着独到的领悟力,这与他比其他孩子有更广泛的阅读有关,他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全班朗读。于是,他写的作文也成了其他孩子模仿的对象。

  至于数学,那是查海生的优势科目。加减乘除口诀读几遍后就能烂熟于心,加之他敏捷的思维能力,更是如鱼得水。每次上数学课,老师叫学生上黑板板演题目时,其他学生给算错的题目,老师就叫查海生上来帮着更正。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