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王因其臣民的福利而获得如此之多的圣约、利益和荣誉,那他还能乞求什么呢;他为什么蔑视法律和议会……七年战争毁灭了他最优秀的臣民,他应该思考为什么大家把逃跑当作一种恩惠,成千上万被毁灭的基督教徒死得不明不白,被屠杀过的尸体玷污着大好河山,他们哭喊着要报复那些本应让他们好好活着的人。
弥尔顿,《国王与法官的就职》,第285页
结果
虚无概念大都充满血腥。它们被看作比生命还重要,并通过两条规则来促进这一过程。第一,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第二,不接受该思想的崇高性的人将被看作低人一等。换句话说,虚无概念鼓励极权主义式的思考方式,正如罗伯特·利夫顿所描述的那样(见第1章)。因此,他们常把恐怖主义合理化。但是,对于那些受害者,或是旁观者来说,很难想象人类竟然可以对同胞做出这样的事,能够明知故犯地、冷静地驾驶着载满乘客的飞机撞向摩天大楼,或是炸毁一栋酒店,或是看着小孩无辜的眼睛,然后朝他的头开枪。为了探求该如何解释这些现象,我们用到诸如邪恶、疯狂,或是洗脑这样的词汇(如果知道谁是操控者的话)。我们明显地表示出敌意,甚至是愤怒,这种显而易见的外部威胁加固了恐怖主义者的投入。
显然,在英格兰这个长期习惯容忍并厌恶激情的民族,国教已日渐摆脱福音派暴乱,并朝着宏图愿景不断迈进。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大而空的概念的不信任为英格兰带来了诸多益处: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思想冲突发生在1688年,新教徒奥兰治亲王威廉与天主教徒詹姆斯七世(苏格兰)和詹姆斯二世(英格兰)发生冲突,其中抽象的宗教理想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今的英格兰教会更加专注于细节。它同社会福利、政府倡议一起,以各种富于创造的形式支持着当地社区,在贫困地区建立中心站,教授电脑技术和其他与工作相关的技能,进行监狱探视,帮助社会上最贫困的居民。结果如何?英格兰国教竟遭到众人鄙视,其原因在于缺乏激情,但事实上,它却做了很多善事(远远多于对它的批评)。在英格兰,有人因自身信仰而惨遭杀害的情况是极其罕见的。
和宗教一样,政治也是如此;在写作本书时,英国正处于一个同主流政客思想仅有极小差异的阶段。和复杂的日常管理技巧相比,国家领导人似乎很少关心宏图愿景。很多人抱怨这使政治变得无聊,使公民变得冷漠,尤其为年轻人提供了其他释放精力的方式。这是坏事吗?可能是,但当政治变得激动人心的时候,结局往往也是血腥的。在追随崇高事业快感的横扫之下,人们更容易犯下暴行,进而引发观察者如下的评论:“他们一定是被洗脑了!”回想一下,英国最近一次疯狂的政治运动,是杀害了上千人的17世纪内战。许多人选择漠视这场政治交战。
不幸的是,和平对于世界上的多数国家来说都是白日梦。这些国家中,出于宗教或政治动机的团体经常给他人或自身成员带来死亡、伤害和恐惧。为了更深层次地探究这类团体获得(通常相当大的)权力的过程,我们必须研究具体的案例。我选取了两个著名并且典型的邪教案例——尽管宗教和政治动机不是其唯一驱动力,但也发挥了尤为重要的作用。这两个组织起初宗旨都是高尚,甚至乌托邦式的理想,并且都起源于美国——这个自由又注重人权的国度;他们不是虚构的故事,应该受到谴责的并非只有那些来自异国文化的神奇力量。两者都以谋杀、教派的解体以及众人的苦难和受害者家属的浩劫而告终。这两个教派都是家喻户晓的,所以在这里我仅大致描述。我将重点介绍卓乎林和欧波同在《心灵机械手》中所描写的“曼森家族”,以及施瓦·奈波尔关于琼斯镇大屠杀的作品:《黑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