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你可能和我一样,怀揣着巨大的期待「抢先」观看了这部影片。 但是在看完之后,却陷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沉默。 面对网络上对这部影片和导演朴赞郁,以及汤唯演技的吹捧, 以及对影片是否是「男性凝视」的讨论, 这些纷繁复杂的声音反而让自己有点不知道 该如何安放观看这部电影之后的情绪。 如果你也是这样,我们先握个手。 于是,我纠结了好久,才下定了「写稿的决心」。 不是为了抢热点或吹捧这部影片有多厉害, 而是单纯的和大家交流这部电影的观后感。 关于这部影片的三大看点, 可以归结为「戛纳最佳导演的作品」和「汤唯的表演力作」, 以及充满了「侦探和黑色电影」元素的以「爱情」为主题的电影。 我觉得这三大看点:导演、表演和电影剧作,分别带出了三个问题。 朴赞郁的导演功力在《分手的决心》中是如何体现的? 如何评价汤唯的表演,以及对宋瑞莱这个角色的塑造? 电影的主题关于爱情,我们该如何进入这个故事,又如何消化这个结局? Part 1:导演的在场与不在场 要回答第一个问题, 我们先快速回顾一下朴赞郁之前的作品。 正好七月份我在多伦多电影资料馆(TIFF Bell Lightbox)的大银幕, 重新观看了朴赞郁的复仇三部曲, 从《我要复仇》、《老男孩》到《亲切的金子》可谓是印象深刻。 同样是复仇的故事, 朴赞郁每次都能找到一个不同的面向、更深的角度, 去挖掘人性在复仇的过程中那种病态和扭曲。 在第一部《我要复仇》的故事中, 复仇成功的人并没有找回自己珍爱的人,而是更加痛苦。 甚至变成了被「复仇」这个行动所驱使的行尸走肉, 直到被反杀后,才得以解脱。 在《老男孩》中, 也是两个复仇者的相互追逐。 一个在明,一个在暗。 在这里复仇者为了达到目的, 变态地制造出了另一个自己。 而吴大秀在复仇之后, 面临着无限的空虚和黑暗,以及禁忌的爱情。 在《亲切的金子》中, 复仇的主体从男性变为女性, 复仇的行为从个体变为集体。 同样,探讨了在集体复仇之后, 如何解决复仇之后带来的空虚。 以及每个家庭纷纷留下联系方式, 为了尽快拿到补偿金的现实。 而影片最后我们可以看到金子强烈地渴求被救赎的愿望。 在朴赞郁之后的《斯托克》和《小姐》中, 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类型电影带来的感官刺激, 通过在剧情上把人物的状态推到极限,突破伦理道德的界线, 从而使人们观看影片的时候获得一种「上瘾」一般的快感。 在导演的层面上《我要复仇》重在讲述故事, 通过人物的行动来塑造戏剧张力。 到了《老男孩》朴赞郁开始大胆使用导演技法, 在镜头、节奏和配乐上,给予强烈的影像风格,(开场、对比剪辑、横向画面等等) 观众的注意力从第一秒就被牢牢抓住, 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视听语言的托举。 到了《亲切的金子》朴赞郁对影像的把控能力更加成熟了, 人物的塑造更丰富,叙事的效率更高,观看的快感也更强烈。 你会发现朴赞郁在复仇三部曲之后, 例如《斯托克》和《小姐》等影片中, 每次拍摄的方式都不同。 自由地把控影片的风格, 细节里都是导演的心思, 从而让每部影片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从 2002 年的「复仇三部曲」, 到 2022 年的《分手的决心》, 这 20 年中,朴赞郁(几乎)每次都参与编剧的工作。 而每一部和女性有关的电影, 他都是与编剧郑瑞景合作。 从 2005 年的《亲切的金子》, 到 2016 年的《小姐》, 再到 2022 年的《分手的决心》。 这次两个人找到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讲述「复仇」的故事——那就是「爱情」。 关于爱情的发生、爱与被爱的关系、再到爱情的消失, 这些完全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 只是悄然地发生在人物内心的情感。 朴赞郁试图在他的电影中, 用他独特的方式呈现出来。 他在采访中非常直白地说, 这部电影没有什么象征和隐喻, 观众只需要走进电影院, 好好地感受和体验这部电影就好。 我相信大家一定都在这部影片里 体会到了这些与「爱情」有关的瞬间 例如:爱情诞生的时刻, 两个人之间的相互凝视。 看与被看的关系, 监视与被监视的关系, 聆听与被聆听的关系, 在电影的上下部分中, 还被刻意地颠倒过来。 在影像的表达上,在影片的上半部分, 朴海日饰演的张海俊,他对汤唯饰演的宋瑞莱的监视和观察是调查, 是光明正大的、是赤裸裸的、是直接的、甚至是侵入式的。 也就是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既有希区柯克《后窗》似的窥探, 也有臆想上对于汤唯饰演的宋瑞莱在生活空间上的闯入和观察。 而反过来,在影片的下半部分, 宋瑞莱对于张海俊的跟踪和观察都是在暗中的, 张海俊完全不知道自己处于宋瑞莱的视线之中。 这和前面宋瑞莱非常清楚地知道, 并且看到张海俊对自己的跟踪和监视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说朴赞郁在《分手的决心》中创造的影像世界 有一本可供观众解读的词典的话,毋庸置疑, 一定是那本被宋瑞莱捧在手里的《山海经》。 朴赞郁的这部《分手的决心》 从剧情的发生地「山上与海边」的两场死亡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