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莱是这拨人里追逐摇滚梦最久的那个,如果按照通常的励志套路走,创作者只需要让经历过重重挫折的主人公最后获得成功就行了,但《摇滚狂花》没这么干,在这点上它有点像日本电影《百元之恋》,它讲述的是失败者的失败,就像彭莱自己说的那样,“我不是那种拥有顶级才华的音乐人,我这辈子最爱的音乐什么都给不了我,我也给不了音乐什么”。
这是女儿对于母亲的报复,也是整部剧中,白天对彭莱最残忍的一次报复。白天这么做的原因不是因为彭莱淘汰赛时的选择,而是她发现,在彭莱的世界里,摇滚乐好像永远比自己这个女儿重要。 《摇滚狂花》最反套路的地方正是,它塑造了一个把自己的理想置于母职之前的妈妈。有人认为彭莱这个角色太自私了,可是那种几乎成为默认条款的“母亲必须时刻以孩子为先”,何尝不是一种母职惩罚呢?彭莱这个角色和一些老剧中的母亲形象有共通之处,像是《危险旅程》中的林姐,《空镜子》里的孙丽,以及港剧《第三类法庭》中韦金玲……用当下越来越严苛的观剧道德标准去衡量她们,她们可能都称不上好妈妈,但正是这些“不合格”母亲角色的存在提醒了人们,每一个母亲,在母亲这个身份之前,她首先是一个人,既然她是一个人,那就可能有私心杂念,可能犹豫软弱,可能会犯错。也正是这些另类的母亲和伟大无私的母亲共同组成了更丰富的女性群像,让观众看到了一个个丰满、复杂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