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正能量(2)
时间:2022-12-31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王保蘅 点击:
次
在华罗庚的刻苦学习和不断进取之下,第二年他就成功升任助教,尽管他仅有初中学历,但教授会上却获得了一致通过,一年半之后他升任讲师,再之后成为了清华大学的研究员,一干就是两年。1936年,华罗庚26岁,获得清华大学保送到英国留学的机会,就读的学校是英国最着名的剑桥大学。但是他没有去读博士学位,而是成为了一个Visitor(访问者)。成为访问者可以冲破学科的束缚,可以同时攻读七八门不同的学科。他说:“我来到剑桥大学,不是为了得到一个学位的,而是为了求学问。学到更多的知识才是我的目的。”
他没有拿到过博士学位,却在剑桥求学的两年时间里,接连写了二十篇达到博士水准的论文,每一篇论文都可以为华罗庚赢得一个博士学位。这二十篇论文中有一篇是关于“塔内问题”的研究,他在论文之中提出的理论被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英国着名数学家哈代是研究“塔内问题”的权威专家,当他看到这篇论文之后,激动地说:“好极了,在我的着作中,我把它写成了不可修改的,看来,这回我的文章非改不可了!”
华罗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依靠的就是自身不断的努力,利用一切机会刻苦学习,慢慢成长为世界着名的数学家。
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要有集腋成裘的决心,所有的成功都是依靠不懈的努力得到的。在市场环境之中,有无数的机会也有无数的挑战,每一次的挑战都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所以,想要做出成绩就要不断地向前迈进。只有不断地向前、不断地进取,才有机会踏上人生的巅峰。
清华人牢记:每天进步一点点,成功缩短一大步
天才来自勤奋,没有谁生下来就是天才,都是靠后天一点一点的积累最终才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同样,“大师”也不是先天造就的,他们与普通人的生活环境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之所以能与普通人拉开距离,是因为他们往往都有一颗永不停息、不断向前的心。不论一个人的出身和成长环境是怎样的,只要他有志气,有目标,并且每天都能够向前迈进,就算每次只进步一点点,他最终也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就,实现人生的突破。
有志向固然是好的,但是光有志向还不够,还需要不停地向着自己的目标进发。当一个人拥有了自己的目标之后,就要让自己不停地拼搏奋斗,一点一点向着自己的目标靠近,只要每天向前迈进一点点,终将会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现实生活中,想要取得成功其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人想要成功的话,就说明他已经有了一个目标,接下来所要做的事就是制订一个切实可行、能够达到成功目标的计划,然后通过不断努力去实现目标。
确定目标不难,制订计划也不难,难就难在要如何接近目标,如何保证自己每天都能不断地向自己的目标靠近。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有多高远的目标,而在于一个人如何去实现它。
在清华,能够感觉到每一个人都在忙碌着,能够看到他们的进步,每隔一段时间你就能够感觉到他们的精神面貌与之前相比有所不同,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在清华,所有的学生都把学习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并且,每个人都过着如同“苦行僧”般的生活,这也许就是清华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取得成功的原因吧。
清华有很多大师都是依靠自己不懈努力最后达到了事业的巅峰。数学家华罗庚是这样,朱自清是这样,王国维也是这样。他们每天都在努力学习,都在进步。也正是每天的进步才成就了他们日后的成功。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
西华·莱德先生是二战时期非常出名的作家兼战地记者,他在《读者文摘》上发表过一篇关于自身经历的文章。他这样写道:在他曾经收到过的忠告中,最好的忠告就是“坚持走完下一里路”。他在文章中记述过这样一件事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和几个同事搭乘一架飞机去往战场。在飞行的途中,飞机出现故障,他们不得不从一架破损的运输机上跳伞逃生,迫降在缅印交界的一处热带丛林里。当时唯一能自救的办法就是拖着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前往印度,全程长达140英里,他们要在8月太阳的暴晒和季风所带来的狂风暴雨的侵袭之下,翻山越岭。当他们走了一个才小时之后,西华·莱德的脚就被一只长统靴的鞋钉给扎破了,傍晚时候,他的双脚起了像硬币般大小的血泡。当时他们以为自己要完蛋了,但是又不能不走。为了能在晚上找个地方休息,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所有人都硬着头皮坚持往前走。他们以一英里为目标坚持走下去,最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