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中国历史青年通读本·第四章 上古之文化与社会

时间:2023-06-26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吕思勉 点击:
中国历史青年通读本(全文在线阅读) > 第四章 上古之文化与社会

上古生活上之进化

谁都知道,人生最要紧的事,是衣食住行。上古的衣食住行,是怎样的呢?据古书上说:

他们的食,是草木之实,鸟兽之肉。渴起来便饮其血;血吃不饱还要茹其毛。[1]

他们的衣有两种:一种是把树叶子披在身上,这就是所谓卉服。一种是把鸟兽的毛皮,披在身上,这就是所谓皮服。

住则夏天住在树上,冬天住在洞穴里。

行更不必说了。除非是自然平坦之地,此外全没有人力修筑的道路。遇到水,除非浅的可以徒涉,船和桥,都是没有的。[2]

虽然如此,后来却渐渐的进化了。

无论是搜集,是渔猎的时代,人总是挨着饥饿的。因为食物的供给,不能平均;保存着以待将来,这时候,又没这个法子。然而,人到底是聪明的。他们捉着受伤的动物,还没有死;或者是小动物,可爱的,便把来养着玩。到后来饥饿了,就可以宰杀充饥。如此,便发明了牧畜。又因植物的种子,抛弃地上,到一定的时节,便会生长出来。如此反复经验,便发明了农业。牧畜和农业发明,人就不怕饥饿了。

讲到衣服,也因发明了植物的纤维,可以利用;又发明了养蚕。于是有麻丝布帛,以做衣服的原料。裁制的方法,自然也进步了。最初的衣服,只是用一幅皮,遮蔽着***的前面,这就是后来所谓韨[3]。进步些,知道连后面也围起来,那便是裳。再进步些,会做两只袴管,便成所谓禅和袴[4]。遮蔽上体的衣,戴在头上的帽子,穿在脚上的鞋袜,[5]自然也不难逐渐发明。

最初巢居时,人只会在天然的大木上坐卧,借着天然的浓荫,做个遮蔽,至多会把树叶子牵连起来,以补天然之不足罢了。后来有了刀斧等器具,就可把树木砍伐下来,随着自己的意思,搭成架子,这便是栋梁的起源。至于洞穴,天然的不够住,也可用人力在地上掘成;或者把土堆起来,只留一个出口。[6]这种人造的洞穴,就是墙壁的起源。再进步些,把土木两种工程,合而为一就成所谓宫室了。

行走的道路,此时自然也会用人力修治,遇到水,就用木石等物,架成桥梁。水阔的,还会用木头造成船,或者编成筏。驯服动物,本是渔猎、畜牧时代做惯了的事。牛马等气力大,行走快,又可驾驭的动物,自然要利用他,以补人力之不足。

古代的生活,就是如此逐渐进步了。至于社会的组织,又是怎样呢?

上古社会组织之形成及其进化

人是不能单独生活的,所以有人类,就有社会;而有社会,就必有一种组织。最初的组织,是依靠血统的。人所最初认得的是母亲。而同出一母的子女,亦必互相依倚,所以其次便是兄弟、姊妹。母又有其母,女又有其女,如此世代相联,就结成一个女系氏族。这时候,还没有个别的夫妇。后来夫妻之制,渐渐确立了。而在渔猎时代,则从事于打猎的;在畜牧时代,则从事于驯服动物的,都以男子为主。就是农业,初期虽是女子所发明,[7]后来也渐渐的,移于男子手中了。生产事业,渐渐以男子为中心,战斗更不必说。如此,女子在社会的地位,就渐渐降低;渐渐的附属于男子;所生的子女,也渐渐的附属于其父亲;而女系就变为男系了。中国人的姓,最初是跟着母亲的,后来却跟着父亲,就是这个缘故。

以上所说的,是血统上的组织。最初亲爱的感情,及其能互相了解,都以血统相同的人为限,后来就渐渐的扩充了。同住在一地方的人,渐能互相亲爱,互相了解;公共的事情,可以联合着去做;而且能公推有才智的人,以为首领。如此,就渐合各氏族而成部落。同在一地方的人,语言、风俗、信仰等,自能彼此相同,这又是民族的起源了。

在上古,因交通的阻塞,人类制驭天然能力的缺乏,各部落间,互相往来之事,大概是很少的。后来就不然了。彼此互相接触之后,也有能讲信修睦,常保其和平关系的;也有免不了争斗的。大概农业社会,衣食饶足;其人所从事的事业,又极和平。所以其性质最为善良。对外多能“讲信修睦”。内部更其不分彼此。孔子所说的大同时代,大约就是指此等部落而言。渔猎和游牧部落,都要比较穷困些。渔猎社会,因食物的限制,人数不能很多,侵略的力量,还不甚强。游牧社会就不然;而他们的行动,又极容易。所以往往成为侵略者。假定有两个部落,互相争斗,一胜一败,败者的财产,就要为胜者所有,连人也做了他们的奴隶了。如此,便生出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阶级来,征服者为治者,被征服者为被治者,治者和被治者,既经划分,治者的威权,自然会日益膨胀。其初相去不甚远的,后来就判若天渊了。即使没有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一部落中,治者的权力,也会日渐扩大,至于与被治者分离的。古代的国家,大概是如此造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