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三年二月二十日奉圣旨:“都依拟行,礼部知道。”江陵综核为治,令出法行,起居之官自此得修其职。《梦余录》卷一三记一事可见新制行后之情形:
一日神宗顾见史官,还宫偶有戏言,虑外闻,自失曰,“莫使起居闻知,闻则书矣。”起居之有益于主德如此。
然至神宗中年以后,深居倦勤,不与臣下接,记注侍直又成冗职,天启元年三月周宗建上《请修实录疏》云:
今当皇上御极之初,首允辅臣之请,纂修皇祖实录。计辅臣留心掌故,必有规画授之史官。而臣乃侧闻朝家故事湮废者多,史局条章因循且久,阁中之私记,仅托笔于执事之人,圣明之举动,半销灭于禁庭之秘,起居之职徒悬,风鼎之传失实,凡如此类,阙略为多。(《周忠毅公奏议》卷一)
《明史》卷七三《职官志》亦云:
起居注,万历间命翰林院兼摄之,已复罢。
则起居注虽暂设于明初,复置于万历,然为时均甚暂。明一代史官仅翰林院之修撰、编修、检讨十数人而已。
太祖时曾修日历,已见上记。万历中且曾修国史,惜未成而辍。《明史》卷二一七《陈于陛传》:
于陛少从父以勤习国家故实,为史官益究经世学。以前代皆修国史,疏言:“臣考史家之法,纪、表、志、传谓之正史。宋去我朝近,制尤可考。真宗祥符间王旦等撰进太祖、太宗两朝正史,仁宗天圣间吕夷简等增入真宗朝,名三朝国史,此则本朝君臣自修本朝正史之明证也。我朝史籍,止有列圣实录,正史阙焉未讲。伏睹朝野所撰次,可备采择者无虑数百种,倘不及时网罗,岁月漫邈,卷帙散脱,耆旧渐凋,事迹罕据,欲成信史,将不可得。唯陛下立下明诏,设局编辑,使一代经制典章,犁然可考,鸿谟伟烈,光炳天壤,岂非万世不朽盛事哉。”诏从之。二十二年(1594)三月遂命词臣分曹类纂,以于陛及尚书沈一贯、少詹事冯琦为副总裁,而阁臣总裁之。其年夏,首辅王锡爵谢政,遂命于陛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二十四年病卒于位,史亦竟罢。
于陛所规画务于详备,朱国桢《涌幢小品》卷二:
陈文端(于陛)请修正史,分各志二十八,务于详备,一志多至四、五十万余言。未几文端薨,各志草草了事。丁酉(万历二十五年,1597)拟修列传,会三殿灾奏停,盖六月十九日也。时余入史馆方三日,又十日病发,凡三月仅得不死,而馆中无复有谈及者。
谈迁《枣林杂俎·艺篑》门记修史事:
南充陈文端相国修正史,列圣本纪,皇后本纪,建文景泰以实录附载,专纪有待。郊祀、庙祀、典礼、乐律、天文、历法、宗藩、学校、选举、职官、经籍、赋役、货币、漕运、河渠、盐法、军政、兵制、马政、刑法、郡国、九边凡二十二志。杨、徐、滁阳三王传,高祖之十七藩,成祖之二藩,仁宗、英宗各四藩,宪宗之三藩,外戚,洪武之功臣诸臣,建文诸臣,永乐之功臣诸臣,洪、宣诸臣,正统、天顺诸臣,景泰诸臣,成化诸臣,弘治诸臣,正德诸臣,嘉靖诸臣,隆庆诸臣,又理学、文苑、循吏、高逸、孝节、乱逆、权幸、方伎、四夷列传,类四十六。志初毕,丁酉拟列传,六月三殿灾辍业。又南充前卒,四明沈一贯殊不以为意,非其始议也。
当时拟征王穉登等参史事,未上而史局罢,《明史》卷二八八《王穉登传》:
万历中诏修国史,大学士赵志皋辈荐穉登及其同邑魏学礼、江都陆弼、黄冈黄一鸣,有诏征用,未上而史局罢。
仅焦竑成《国史经籍志》一种,《明史》卷二八八《焦竑传》:
万历二十二年,大学士陈于陛建议修国史,欲竑专领其事,竑逊谢,乃先撰《经籍志》,其他率无所撰,馆亦竟罢。
至设馆所集之史料,则以三殿一炬,化为劫灰,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一三:
万历年间,阁臣陈于陛请修正史,诏从之。于是开馆分局,集累世之实录,采朝野之见闻,纪、传、书、志颇有成绪,忽遇天灾,化为煨烬,史事益属茫然矣。
三 史官下
明制,帝崩即设馆修实录,视为大典。以勋臣充监修,王世贞《凤洲杂编》四:
《太祖实录》,永乐初命曹国公李景隆监修,再命夏原吉及太子少师姚广孝监修。《太宗》、《仁宗实录》,英国公张辅、少师蹇义、少保夏原吉监修。《宣宗实录》,英国公张辅监修。《英宗实录》,会昌侯孙继宗监修。《宪宗实录》,英国公张懋监修。《孝宗实录》,仍懋监修。《武宗实录》,则定国公徐光祚监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