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有一只郭公鸟啼唤,声音低抑而闷人。雨季未来以前,城外荒地上遍地开的抱春花,花
朵那么蓝,那么小巧完美,孤芳自赏似的自开自落。却有个好事人,每天必带露采来,把
它聚成一小簇,当成她生命的装饰。礼物分量轻意义却不轻!数数日子,不知不觉已过了
三个月。如今说来,这些人事好象除了在当事者心上还保留下一种印象,便已消失净尽别
无剩余了!她因此把那一束蓝花捏得紧紧的,放在胸膛前贴着好一会。“过去的,都让它
成为过去!”那么想着,且追想着先前一时说的散文和诗的意义,慢慢的进了城。
郭公鸟还在啼唤,象逗引人思索些不必要无结果的问题。
她觉得好笑,偏不去想什么。俨然一切已成定局,过去如此,当前如此,未来还将如
此,人应放聪明一点达观一点,凡事都不值得执着。城里同样有一个小小斜坡,沿大路种
了些杂树木,经过半月的长雨,枝叶如沐如洗,分外绿得动人。路旁芦谷苦蒿都已高过人
头,满目是生命的长成。老冬青树正在开花,花朵细碎而白,聚成一丛丛的,香气辛而浓。
她走得很慢,什么都不想,只觉得奇异,郭公鸟叫的声音,为什么与三月前一天雨后情形
完全一样。过去的似乎尚未完全成为过去,这自然很好,她或许正需要从过去搜寻一点东
西,一 点属于纯诗的东西,方能得到生存的意义。这种愿望很明显与当前疲倦大有关系。
二
有人说她长得很美,这是十五年前的旧事了。从十四五 岁起始,她便对于这种称誉感
到一点秘密的快乐。到十六岁转入一个高级中学读书,能够在大镜子前敷粉施朱时,她已
觉得美丽使她幸福,也能给她小小麻烦。举凡学校有来宾或会议需要用美丽女孩作为仪式
装饰时,她必在场有分,一面有点害怕,有点不安,一面却实在乐意在公众中露面,接受
多数人带点阿谀的赞颂。为人性格既温柔,眉发手足又长得很完美,结果自然便如一般有
美丽自觉女孩子共通命运,得到很多人的关心。在学校时一个中年教员为了她,发生了问
题,职务便被开除了。这是第一次使她明白人生关系的不可解。其次是在学校得到了一个
带男性的女友,随后假期一来,便成为这个女友家中的客人,得到女友方面的各种殷勤,
恰与从一个情人方面所能得到的爱情差不多。待到父母一死,且长远成了女友家中的客人。
二十岁时在生活中又加入另外一 个男子,一个大学二年级学生,为人不甚聪明,性格却刚
劲而自重,能爱人又不甚会爱人。过不多久,又在另外机会接受了两分关心,出自兄弟两
人。一年后,又来了一个美国留学生,在当地著名大学教书,为人诚实而忠厚,显然是个
好丈夫,只是美国式生活训练害了他,热情富余而用不得体。过不久,又来了一个新鲜朋
友,年纪较大,社会上有点地位,为人机智而热诚,可是已和别人订了婚。这一来,这些
各各分际的友谊,在她生活上自然就有了些变化,发生了许多问题。
爱和怨,欢乐与失望,一切情形如通常社会所见,也如小说故事中所叙述,一一逐渐
发生。人人既成为这个社会小小一 群的主角,于是她就在一种崭新的情感下,经验了一些
新鲜事情。轻微的妒嫉,有分际的关心,使人不安的传说,以及在此复杂情形中不可免的
情感纠纠纷纷,滑稽或粗恶种种印象。三年中使她接受了一份新的人生教育,生命同时也
增加了一点儿深度。来到身边的青年人,既各有所企图,人太年青,控制个人情感的能力
有限,独占情绪特别强,到末后,自然就各以因缘一一离开了她。最先是那个大学生,因
热情不能控制,为妒嫉中伤而走开了。其次,是两个兄弟各不相下,她想有所取舍,为人
性格弱,势不可能,因此把关系一同割断。美国留学生见三五面即想结婚,结婚不成便以
为整个失败,生命必然崩溃,却用一个简便的办法,与别的一个平庸女子草草结了婚,减
去了她的困难,也算是救了他自己的失败。
年轻的男孩子既陆续各自走开了,对于她,虽减少了些麻烦,当然就积压了些情感,
觉得生命空虚无聊,一个带点轻微神经质女孩子必然应有的现象。但因此也增加了她一点
知识。“爱”,同样一个字眼儿,男女各有诠释,且感觉男子对于这个名词,都不免包含
了一些可怕的自私观念。好在那个年纪较长的朋友的“友谊”,却因不自私在这时节正扩
大了她生存的幻想,使她做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了抬头机会。且读了些书,书本与友谊
同时使生命重新得到一种稳定。也明知这友谊不大平常,然而看清楚事不可能,因此她就
小心又小心缩敛自己,把幻想几乎缩成为一个“零”。虽成为一个零,用客气限制欲望的
范围,心中却意识到生命并不白费。她于是从这种谨慎而纯挚的友谊中,又经验了些事情。
另外一种有分际的关心,人为的淡漠,以及由此而来的轻微得失忧愁。
一切由具体转入象征,一分真正的教育,培养她的情感也挫折她的情感。生活虽感觉
有点压抑,倒与当时环境还能相合。
不过幻想同实际既有了相左处,她渐渐感到挣扎的必要,但性情同习惯,却把她缚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黄蜂死亡的季节(第十章)
- 下一篇:“关”在救济院的“犯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