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脉掌控秘籍(9)
时间:2023-01-07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李娜 点击:
次
编辑A正在参加成人教育以攻读第二学位,他选的是“怎样写毕业论文”;
编辑B的女儿正在上幼儿园,她的选题是“学龄前儿童教育丛书”;
编辑C是围棋迷,他的选题是“聂卫平棋路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常常出现类似于故事中的编辑们一样的情况,错误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投射到别人身上:自己喜欢的人,以为别人也喜欢,总是疑神疑鬼,莫名其妙地吃醋;父母总喜欢为子女设计前途、选择学校和职业……投射效应往往导致对他人的感情、意向做出错误评价。这种判断别人、处理信息的简单方法容易产生对别人认识的偏差。
所以,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注意审视自己的想法,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
光环效应——何以会出现“以偏概全”、“爱屋及乌”
中国人有句俗话,叫“爱屋及乌”,人为何会出现这种心理呢?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和阿施等人安排了一个实验。阿施选用了57对形容词,每一对都是由正反、褒贬意义的词组成,如“清洁——肮脏”等,他在实验中发现一个人最突出的核心品质起着一种类似晕轮的作用。如“热情——冷酷”分别反映了两个人的主要品质,当要求被试者回答,这两个人中哪个慷慨、风趣、有礼貌时,90%以上的被试者回答热情的人是慷慨、风趣、懂礼貌的,大多数被试者认为冷酷的人是粗鲁的。
这一实验证明人际关系中的一种效应——光环效应。由于对一个人的某一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深刻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其他品质和特点的印象,这种现象叫做光环效应。那些一开始便被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亮形成的光晕一样,一圈一圈地向周围弥漫、扩散,掩盖了其他的品质或特点,所以它又称为晕轮效应。
光环效应属于一种十分普遍的认知偏见,它表现为在个体的社会知觉过程中,不加分析地用最初印象来判断、推论一个人的其他品质。如一个人最初印象被认为是好的,那么他就被一种积极的有利的光环所笼罩,人们因此也容易将其他好的品质与其相联系;与此相反,当一个人最初被认为是不好的时候,他就会被一种消极的不利的光环所笼罩,人们也易将其他不好的品质强加给他。
如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会被老师和家长认为是一个智商很高、聪明、热情、灵活、有创造性的学生。与之相反,如果一个学生成绩不好,往往就会被教师和家长认为一无是处。
了解“光环效应”这种现象,有助于人们克服社会交往中所产生的心理偏见,避免单凭初始印象,以偏概全导致的片面性。
攀比定律——不让嫉妒之火成为心中的绳索
有人的地方,就有比较。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直遵循着“攀比定律”,即别人有的东西,我也要有,别人没有的东西,我最好也有,这样就会产生心理上的优越感,否则就只能看着别人的东西生气。
嫉妒心常常会让人采取一些过激行为,这对于个人的成长来说不啻于一颗毒瘤。
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的便是这个道理。
一只老鹰常常嫉妒别的老鹰飞得比它好。有一天,它看到一个带着弓箭的猎人,便对他说:“我希望你帮我把在天空中飞的老鹰射下来。”猎人说:“你若提供一些羽毛,我就把它们射下来。”这只老鹰于是从自己的身上拔了几根羽毛给猎人,但猎人却没有射中其他的老鹰。它一次又一次地提供身上的羽毛给猎人,直到身上大部分的羽毛都拔光了。于是猎人转身过来抓住它,把它杀了。
嫉妒对人的伤害,正如铁锈对钢铁的伤害一样。英国作家萨克雷说:“一个人妒火中烧的时候,事实上就是个疯子,不能把他的一举一动当真。”
既然嫉妒如毒素,就要转移它,不让嫉妒之火成为心中的绳索。你要明白,嫉妒实质上是在不知不觉中毁灭了你自己。一滴水成不了海洋,一棵树成不了森林。任何事业的成功都少不了合作,而嫉妒会拆散所有的合作者。
著名的华尔街投资大师巴鲁克说:“不要妒忌。最好的办法是假定别人能做的事情,自己也能做,甚至做得更好。”要想超越别人,首先就得超越自身。坚信别人的优秀并不妨碍自己的前进,相反,它可能为你提供前所未有的动力。事实上,一个真正埋头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工夫去嫉妒别人的。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