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则生威,眼里揉不得沙子(5)
时间:2023-02-25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苏琴 点击:
次
克劳士比很赞赏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工程施工中,师傅们正在紧张地工作着。这时他手头需要一把扳手。他叫身边的小徒弟:“去,拿一把扳手。”小徒弟飞奔而去。他等啊等,过了许久,小徒弟才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拿回一把巨大的扳手说:“扳手拿来了,真是不好找!”可师傅发现这并不是他需要的扳手。他生气地说:“谁让你拿这么大的扳手呀?”小徒弟没有说话,但是显得很委屈。这时师傅才发现,自己叫徒弟拿扳手的时候,并没有告诉徒弟自己需要多大的扳手,也没有告诉徒弟到哪里去找这样的扳手。自己以为徒弟应该知道这些,可实际上徒弟并不知道。师傅明白了:发生问题的根源在自己,因为他并没有明确告诉徒弟做这项事情的具体要求和途径。
第二次,师傅明确地告诉徒弟,到某间库房的某个位置,拿一个多大尺码的扳手。这回,没过多久,小徒弟就拿着他想要的扳手回来了。
克劳士比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在于告诉人们,要想把事情做对,就要让别人知道什么是对的,如何去做才是对的。在我们给出做某事的标准之前,我们没有理由让别人按照自己头脑中所谓“对”的标准去做。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是可能的,关键在于方法:我们就要尊重做事的规律,“明确目标、系统计划、过程监督、重视结果”。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其实更应该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中要保持的一种标准,一种态度,一种自身要求。
也许有人会说:“第一次没做对不要紧的嘛,我可以做第二次、第三次。”而且“第一次就要把事情做对”这个要求实在过于苛刻,有点不近情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既然我们都是凡人,怎么可能不犯错误?是的,第一次没做对,当然可以重新做第二次,甚至第三次,但是这样做的代价是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既然问题出在不够细心这个小问题上面,为什么当初不能认真一些呢?
有些企业制定作业流程以便让员工正确地做事情,在很多成功的企业里,“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福特汽车公司就如此要求自己的员工,在整条流水线上,每一个零配件生产出来之后,马上就要被送去组装,而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全线停产,所以必须在第一时间就把事情做对。对此,任何人都没有借口犯错。
在管理当中,企业家不仅仅要教育员工树立“第一次做对”的观念,企业的经营者也同样应把“第一次做对”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无论是做普通的日常工作,还是像经营一个企业这样的大事,都要抱着“第一次就尽量把事情做对”的负责任的态度,唯有如此,才能避免错误发生,减少由此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5.在全场范围内推行“零缺陷”工程
2016年3月,全国两会来临,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和以往一样,董明珠非常自信,称一定要打造不破坏环境的产品,以后光伏空调还要继续升级。
“好空调,格力造”是格力1998年提出的口号,如今大街小巷早已耳熟能详。成立20余年来,其他品牌在各个领域开疆拓土的时候,格力却一直与自己较劲,专注于空调领域,坚持产品专业化升级之路。
翻开格力的成长轨迹,不难发现它一直很专一,这也是格力决胜空调行业的底气,之所以格力集团从上到下一直坚持产品质量,是源于上世纪90年代发生的一桩失败的生意。
那是1995年,一批格力空调出口意大利,空调安装好试机时,一台空调忽然响起“哗哗……”的摩擦声。由于当时国外的客户对“中国制造”还有相当的偏见,“中国制造”几乎成了“劣质、低档货”的同义词。后果可想而知:客户当场要求退货,并要求格力赔偿一切损失。董明珠得知此事后,马上要求技术人员拆开事故的机子,检查事故原因。当打开机子时,大家都傻眼了——一块海绵正绞在排气扇上。罪魁祸首居然是一块没有粘紧的海绵!一块海绵给公司造成几百万元的损失,一块海绵让公司失去了一个大客户。
为此,格力电器提出了“零缺陷”目标管理,“下道工序即用户”的理念,将质量意识渗透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坚持“不拿消费者当试验品”,专门成立了空调行业迄今为止独一无二的“筛选分厂”,对所有外协外购的空调零部件进行100%的全检,用这样不产生任何经济效益的“笨”办法,保证每一台空调都能经受岁月的考验和使用者的见证。从而奠定了“好空调,格力造”“买品质,选格力”的良好声誉。格力电器也因此先后荣获“全国质量奖”“全国质量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