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卷九十七·程子之书三(3)
时间:2022-12-29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黎靖德 点击:
次
明道言“学者须先识仁”一段,说话极好。只是说得太广,学者难入。人杰。
问:“一段说性命,下却云‘见于事业之谓理’。‘理’字不甚切。”曰:“意谓理有善有恶,但不甚安。”良久,又曰:“上两句正是‘天命之谓性’,下一句是‘率性之谓道’。中庸是就天性上言,此是就事物上言,亦无害。”可学。
吕与叔谓养气可以为养心之助。程先生以为不然,养心只是养心,又何必助?如为孝只是为孝,又何必以一事助之?某看得来,又不止此。盖才养气,则其心便在气上了,此所以为不可也。广。
吕与叔言养气可以为养心之助,程先生大以为不然。某初亦疑之,近春来方信。心死在养气上,气虽得其养,却不是养心了。方子。
问:“吕与叔有养气之说,伊川有数处皆不予之。养气莫亦不妨?只是认此为道,却不是。”曰:“然。”又问:“一处说及平日思虑,如何?”曰:“此处正是微涉于道,故正之。”可学。
“遗书论命处,注云:‘圣人非不知命,然于人事不得不尽。’如何?”曰:“人固有命,可是不可不‘顺受其正’,如‘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是。若谓其有命,却去岩墙之下立,万一倒覆压处,却是专言命不得。人事尽处便是命。”去伪。
问:“‘观鸡雏,此可观仁’,何也?”曰:“凡物皆可观,此偶见鸡雏而言耳。”小小之物,生理悉具。必大。
仲思问:“遗书云,看鸡雏可以观仁,如何?”曰:“既通道理后,这般个久久自知之。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难者。’所以游先生问‘阴阳不测之谓神’,而程子问之曰:‘公是拣难底问?是疑后问?’故昨日与公说,读书,须看一句后,又看一句;读一章后,又读一章。格物,须格一物后,又格一物。见这个物事道理既多,则难者道理自然识得。”骧。
问:“遗书谓切脉可以体仁,莫是心诚求之之意否?”曰:“还是切脉底是仁?那脉是仁?”曰:“切脉是仁。”曰:“若如此,则当切脉时,又用着个意思去体仁。”复问蜚卿曰:“仲思所说如何?”曰:“以伯羽观之,恐是观鸡雏之意。”曰:“如何?”曰:“鸡雏便是仁也。”曰:“切脉体仁又如何?”曰:“脉是那血气周流,切脉则便可以见仁。”曰:“然。恐只是恁地。脉理贯通乎一身,仁之理亦是恁地。”又问:“鸡雏如何是仁?”道夫曰:“先生尝谓初与嫩底便是。”曰:“如此看,较分明。盖当是时饮啄自如,未有所谓争斗侵陵之患者,只此便是仁也。”道夫。
致道问:“‘仁则一,不仁则二’,如何?”曰:“仁则公,公则通,天下只是一个道理。不仁则是私意,故变诈百出而不一也。”时举。
问:“和靖语录中有两段言仁:一云:‘某谓仁者公而已。伊川曰:“何谓也?”曰:“能好人,能恶人。”伊川曰:“善涵养。”’又云:‘某以仁,惟公可尽之。’伊川曰:‘思而至此,学者所难及也。天心所以至仁者,惟公耳。人能至公,便是仁。’”先生曰:“‘人能至公,便是仁’,此句未安。然和靖言仁,所见如此。”问:“伊川何不以一二语告之?”曰:“未知其如何。”可学。
伊川言:“一心之谓诚,尽心之谓忠。”某看忠有些子是诚之用。“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十分真实,恁地便是诚;若有八九分恁地,有一分不恁地,便是夹杂些虚伪在内,便是不诚。忠,便是尽心,尽心亦是恁地,便有些子是诚之用。贺孙。
“一心之谓诚,尽己之谓忠。”诚是实理自然如此,此处却不曾带那动,只恁地平放在这里。忠却是处事待物见得,却是向外说来。端蒙。
“尽心之谓忠,一心之谓诚,存于中之谓孚,见诸事之谓信。”问“中孚”之义,先生引伊川。盖“孚”字从“爪”,从“子”,取鸟抱卵之义。言人心之所存者,实有是物也。僩。
问:“诚然后能敬。未知诚,须敬然后诚。‘敬小诚大’,如何说?”曰:“必存此实理方能敬。只是此一‘敬’字,圣人与学者深浅自异。”可学。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