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全文在线阅读) > 秦皇岛,《北戴河》词与曹操
我第一次知道北戴河这个地方,应该是20世纪60年代的事。那时候的课文里有不少伟人毛泽东的文章,比如“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老师要求学生一字不差地背诵。一个偶然的机会,好像是在老爸那里,看到了一本翻印的红栲胶封面的《毛主席诗词》,读到了一首《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一片汪洋都不见。秦皇岛外打渔船,知向谁边?”形象鲜明的句子,一下子唤起了我的向往。我仔细看了注释,才知道河北古称幽燕,秦皇岛属于河北,北戴河在秦皇岛的西面。
很多年以后,阅读《史记》,从《秦始皇本纪》得知,秦始皇于公元前215年第三次东巡时到达碣石——秦皇岛,在此拜海,先后派燕人卢生、侯公、韩终等两批方士携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寻求长生不老药。又命大臣李斯刻“碣石门辞”。
此行没有踏足这方古迹,有些遗憾,不过,长生不老药是找不到的,秦始皇寿命也不长,前后也就四十九年。
几年前,在潘家园淘到一本中青社1962年版的《毛主席诗词讲解》,郭沫若题写书名,臧克家讲解,周振甫注释。作品、书名题写、讲解和注释,都是大家。经典的出版物。如获至宝。这就是书到手时的心情。随着阅历的增长,我每次翻阅,感受都不一样。臧老的讲解让人如闻其声:“上半阕写眼前景色,下半阕追怀往古,充满乐观兴致的昂扬情调。”这首词用近一半的篇幅讲到三国时的魏武帝曹操,让我对曹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关于曹操,我早前所知道的大多来自连环画和戏剧作品,曹操的脸谱苍白,脸上再画上几条黑道道,又听人说,曹操的面目就像在斑驳的墙壁上刷上白石灰粉,其凶残阴险,倒也是有几分像的。后来读《三国演义》,读《三国志》,读曹操的诗文,又读了郭沫若、翦伯赞、王昆仑等前辈方家的文章,才逐渐对曹操有了认识。
曹操这个人,一生充满争议,从他66岁离世以来,史家和坊间的争论一直没有停过。乱世奸雄,乱臣贼子,也许是世间对曹操的盖棺论定之说。
回头看看世人对曹操的评价,是很有意思的事。
最早评价曹操的是梁国人桥玄,曹操年轻时,曾经拜访他,他认为曹操很不平凡,对曹操说:“现在天下将要大乱了,安定百姓的责任就在你身上了。”建安七年(202年),曹操驻军家乡谯(安徽亳县),感念桥玄对自己的评价,他派人到睢阳祭祀桥玄,并亲自写了祭文,称“士死知己,怀此无忘”。
曹操去拜访另一位知名的人物评论家许劭(字子将),面对曹操的厚礼和谦逊,子将不肯说话,后来不得已说了一句话:“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听后,很高兴地走了。
此后,评论他的人可谓多矣,数不胜数。有代表性的是史家陈寿的《三国志》,吴人的《曹瞒传》,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还有坊间的无数传说故事。曹操的一生,就在这互相对立的叙述中被翻来覆去。
陈寿是由蜀汉入晋做史官的,奉魏为正统,他对曹操的评价是很高的:“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也。”
而在吴人的《曹瞒传》里,曹操从小游荡无度,长大后为人佻易无威重,妒贤嫉能,酷虐变诈,随意以军法诛杀计划胜出自己的诸将,对言谈议论侵犯自己的人动辄族之,无故棒杀宠姬,等等,结论是大奸大恶。
在罗贯中的笔下,曹操是残暴阴险的“乱臣贼子”“国贼”,他在第119回里,写到晋王司马炎欲法曹丕绍汉之事,以即大位,他以魏主曹奂文不能问道,武不能经邦为由,逼曹奂让稷,并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自立魏王,篡夺汉室。用今天的话来说,作者罗贯中是按捺不住,跳了出来,直接让作品中的人物点题了。
曹操果真如《三国演义》所写的,是篡汉的“乱臣贼子”吗?
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有考据称他生活在农民起义地区,朱元璋的红巾军以恢复汉室的赵宋王朝为号召,把元朝统治者比作曹操。其时,汉族人民是接受尊汉抑曹的思想的。罗贯中接受尊汉抑曹思想,有贬曹尊刘的写作,是顺理成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