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卷六十二·中庸一(15)
时间:2022-12-21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黎靖德 点击:
次
问“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曰:“喜怒哀乐如东西南北,不倚于一方,只是在中间。”又问“和”。曰:“只是合当喜,合当怒。如这事合喜五分,自家喜七八分,便是过其节;喜三四分,便是不及其节。”又问:“‘达’字,旧作‘感而遂通’字看,而今见得是古今共由意思。”曰:“也是通底意思。如喜怒不中节,便行不得了。而今喜,天下以为合当喜;怒,天下以为合当怒,只是这个道理,便是通达意。‘大本、达道’,而今不必说得张皇,只将动静看。静时这个便在这里,动时便无不是那底。在人工夫却在‘致中和’上。”又问“致”字。曰:“而今略略地中和,也唤做中和。‘致’字是要得十分中、十分和。”又问:“看见工夫先须致中?”曰:“这个也大段着脚手不得。若大段着脚手,便是已发了。子思说‘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已自是多了,但不得不恁地说,要人会得。只是略略地约住在这里。”又问:“发须中节,亦是倚于一偏否?”曰:“固是。”因说:“周子云:‘中也者,和也,天下之达道也。’别人也不敢恁地说。‘君子而时中’,便是恁地看。”夔孙。以下“致中和”。
“致中和”,须兼表里而言。致中,欲其无少偏倚,而又能守之不失;致和,则欲其无少差缪,而又能无适不然。铢。
“致中和。”所谓致和者,谓凡事皆欲中节。若致中工夫,如何便到?其始也不能一一常在十字上立地,须有偏过四旁时。但久久纯熟,自别。孟子所谓“存心、养性”,“收其放心”,“操则存”,此等处乃致中也。至于充广其仁义之心等处,乃致和也。人杰。
周朴纯仁问“致中和”字。曰:“‘致’字是只管挨排去之义。且如此暖合,人皆以火炉为中,亦是须要去火炉中寻个至中处,方是的当。又如射箭,才上红心,便道是中,亦未是。须是射中红心之中,方是。如‘致和’之‘致’,亦同此义。‘致’字工夫极精密也。”自修。
问:“未发之中是浑沦底,发而中节是浑沦底散开。‘致中和’,注云:‘致者,推而至其极。’‘致中和’,想也别无用工夫处,只是上戒慎恐惧乎不睹不闻,与慎其独,便是致中和底工夫否?”曰:“‘致中和’,只是无些子偏倚,无些子乖戾。若大段用倚靠,大段有乖戾底,固不是;有些子倚靠,有些子乖戾,亦未为是。须无些子倚靠,无些子乖戾,方是‘致中和’。”至。
存养是静工夫。静时是中,以其无过不及,无所偏倚也。省察是动工夫。动时是和。才有思为,便是动。发而中节无所乖戾,乃和也。其静时,思虑未萌,知觉不昧,乃复所谓“见天地之心”,静中之动也。其动时,发皆中节,止于其则,乃艮之“不获其身,不见其人”,动中之静也。穷理读书,皆是动中工夫。祖道。
问:“中有二义:不偏不倚,在中之义也;无过不及,随时取中也。无所偏倚,则无所用力矣。如吕氏之所谓‘执’,杨氏之所谓‘验’、所谓‘体’,是皆欲致力于不偏不倚之时,故先生于或问中辨之最详。然而经文所谓‘致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致’之一字,岂全无所用其力耶?”曰:“致者,推至其极之谓。凡言‘致’字,皆此意。如大学之‘致知’,论语‘学以致其道’,是也。致其中,如射相似,有中贴者,有中垛者,有中红心之边晕者,皆是未致。须是到那中心,方始为致。致和亦然,更无毫厘丝忽不尽,如何便不用力得!”问:“先生云:‘自戒慎而约之,以至于至静之中,无所偏倚,而其守不失,则天地可位。’所谓‘约’者,固异于吕杨所谓‘执’、所谓‘验’、所谓‘体’矣,莫亦只是不放失之意否?”曰:“固是不放失,只是要存得。”问:“孟子所谓‘存其心,养其性’,是此意否?”曰:“然。伊川所谓‘只平日涵养底便是也’。”枅。僩录云:“问‘致’字之义。曰‘致者,推至其极之谓’云云。问:‘吕氏所谓“执”,杨氏所谓“验”、所谓“体”,或问辨之已详。延平却云:“默坐澄心,以验夫喜怒哀乐未发之时气象为如何。”“验”字莫亦有吕杨之失否?’曰:‘它只是要于平日间知得这个,又不是昏昏地都不管也。’”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