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七·训门人五(9)
时间:2023-01-03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黎靖德 点击:
次
诸友揖退,先生留淳独语,曰:“何故无所问难?”淳曰:“数日承先生教诲,已领大意,但当归去作工夫。”曰:“此别定不再相见。”淳问曰:“己分上事已理会,但应变处更望提诲。”曰:“今且当理会常,未要理会变。常底许多道理未能理会得尽,如何便要理会变!圣贤说话,许多道理平铺在那里,且要阔着心胸平去看,通透后自能应变。不是硬捉定一物,便要讨常,便要讨变。今也须如僧家行脚,接四方之贤士,察四方之事情,览山川之形势,观古今兴亡治乱得失之迹,这道理方见得周遍。‘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不是块然守定这物事在一室,关门独坐便了,便可以为圣贤。自古无不晓事情底圣贤,亦无不通变底圣贤,亦无关门独坐底圣贤,圣贤无所不通,无所不能,那个事理会不得?如中庸‘天下国家有九经’,便要理会许多物事。如武王访箕子陈洪范,自身之视、听、言、貌、思,极至于天人之际,以人事则有八政,以天时则有五纪,稽之于卜筮,验之于庶征,无所不备。如周礼一部书,载周公许多经国制度,那里便有国家当自家做?只是古圣贤许多规模,大体也要识。盖这道理无所不该,无所不在。且如礼乐射御书数,许多周旋升降文章品节之繁,岂有妙道精义在?只是也要理会。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官职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究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浃洽通透。若只守个些子,捉定在那里,把许多都做闲事,便都无事了。如此,只理会得门内事,门外事便了不得。所以圣人教人要博学!二字力说。须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文武之道,布在方册’;‘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圣人虽是生知,然也事事理会过,无一之不讲。这道理不是只就一件事上理会见得便了。学时无所不学;理会时,却是逐件上理会去。凡事虽未理会得详密,亦有个大要处;纵详密处未晓得,而大要处已被自家见了。今公只就一线上窥见天理,便说天理只恁地样子,便要去通那万事,不知如何得。萃百物,然后观化工之神;聚众材,然后知作室之用。于一事一义上,欲窥圣人之用心,非上智不能也。须撒开心胸去理会。天理大,所包得亦大。且如五常之教,自家而言,只有个父子夫妇兄弟;才出外,便有朋友,朋友之中,事已煞多;及身有一官,君臣之分便定,这里面又煞多事,事事都合讲过。他人未做工夫底,亦不敢向他说。如吾友于己分上已自见得,若不说与公,又可惜了!他人于己分上不曾见得,泛而观万事,固是不得。而今已有个本领,却只捉定这些子便了,也不得。如今只道是持敬,收拾身心,日用要合道理无差失,此固是好。然出而应天下事,应这事得时,应那事又不得。学之大本,中庸大学已说尽了。大学首便说‘格物致知’。为甚要格物致知?便是要无所不格,无所不知。物格知至,方能意诚、心正、身修,推而至于家齐、国治、天下平,自然滔滔去,都无障碍。”义刚同。
淳禀曰:“伏承教诲,深觉大欠下学工夫。恐遐陬僻郡,孤陋寡闻,易致差迷,无从就正。望赐下学说一段,以为朝夕取准。”曰:“而今也不要先讨差处,待到那差地头,便旋旋理会。下学只是放阔去做,局促在那一隅,便窄狭了。须出四方游学一遭,这朋友处相聚三两月日,看如何;又那朋友处相聚三两月日,看如何。”胡叔器曰:“游学四方固好,恐又随人转了。”曰:“要我作甚?义刚录云:“胡叔器曰:‘恐又被不好底人坏了。’先生曰:‘我须是先知得他是甚么样人,及见后与他相处,数日便见。若是不合,便去。’”不合便去。若恁地随人转,又不如只在屋里孤陋寡闻。”义刚同。
先生问淳曰:“安卿须是‘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须是开阔,方始展拓。若只如此,恐也不解十分。”
先生饯席,酒五行,中筵,亲酌一杯劝李丈云:“相聚不过如此,退去反而求之。”次一杯与淳,曰:“安卿更须出来行一遭。村里坐,不觉坏了人。昔陈了翁说,一人棋甚高,或邀之入京参国手。日久在侧,并无所教,但使之随行携棋局而已。或人诘其故,国手曰:‘彼棋已精,其高着已尽识之矣。但低着未曾识,教之随行,亦要都经历一过。’”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