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薛宝钗的扮演者,其实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沈天佑在阐释完原著中黛钗的关系后,指出,“情况正相反,连续剧对宝钗的聪明美丽、博学多才、温文尔雅等方面表现得很具体、很形象。而对她作为‘冷美人’所独有的‘假’、‘圆滑世故’,以至趋炎附势、落井下石等方面却表现得很不够。这就使观众对薛宝钗这个人物只有极大的好感而缺乏应有的厌恶之情。”这看上去依然不像是演员的责任,更大的责任似乎的确在导演和编剧,正如言非所言,“看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或者性格单一,或者简单直露,或者有形无神,或者非美即丑,我们很难透过人物性格表层,发现蕴藏在人的性格深层结构中的更为丰富复杂的矛盾因素。……这样的例子在三十六集电视剧中恐怕是信手拈来,而这绝不仅仅是年青演员的责任,其实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改编者艺术功力和文化素养的不足。” 除了三位主角,贾母、刘姥姥、贾环等人的演技也遭到了批评。戴肖认为,“贾母的戏演得不错,但少点文化气质。”胡文彬认为,“在人物处理方面,我认为贾母缺乏高贵气,刘姥姥太多土气,贾环没有侯门公子气,林黛玉缺少仙气,贾宝玉缺少灵气,史湘云缺少士气。”至于针对刘姥姥扮演者演技的批评,戴肖的发言最有代表性:“刘姥姥多少有点丑角的味道”。接下来,他也提到了与会者对其他角色的批评态度:“贾环、妙玉、紫鹃、尤三姐、湘云、秋桐等各因形象、气质、表演失之准确而受到批评。”罗艺军在评价完几场宝黛爱情互动的经典大戏后,从整体上对87版演员的表演作出如下评价:“表演停留在外部动作上,没有深入到人物心理中去。总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与小说相比,在形似层次上难能可贵,差强人意。从神似层面考察,内蕴、意境的表现遗憾甚多。”这可以说是一个概括得较为精准的总结性评价了。 在1987年,专家们也指出了87版演员的文化素养并不高。专家们首先指出的是一个与网上所传的“三年封闭训练”相悖的事实:“年青的孩子们缺少表演经验,文化素养低,大多数演员几乎没有读过《红楼梦》,有的则仅仅是看过小人书《红楼梦》而已。针对这种情况,《红》剧组将演员集中后,花费了四个多月的时间,请了几十位红学专家讲解《红楼梦》的有关知识以提高演员对原著的理解。”但大家普遍对演员文化素养低这一点保持着较为宽容的态度,这种宽容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考虑到原著中主要角色的年纪:“《红楼梦》中用大量笔墨描写了大观园这块独有的天地中的小儿女,他们的年令大都在十二三岁上下,这在年令方面都有一个明显的限制。如果《红》剧采取常规的方法,起用比较有表演经验的演员来饰演小说中的人物,势必造成年令偏大的现象,而一个个熟悉的面孔,也容易使观众出画,在客观上造成削弱艺术的感受力。所以《红》剧组创建之初在确定选演员的方针上,经过反复斟酌之后,决定选用年令较为接近《红楼梦》所描写的年令,以保证较好地再现原小说中人物所具有的天真烂漫的神态。”另外一个则是顾虑到当时的历史条件,正如罗艺军所言:“在经受十年文化大扫荡之后,能物色到数十个这样的演员么?”而这样的演员多少是找到了,“据说这些年轻演员在此之前大多未读过《红楼梦》小说,缩短演员与角色差距所作的努力可想而知。作为第一次尝试,诚属难能可贵。”可见87版演员的文化素养,似乎也没有观众印象中的那么高。正如本节开头所言,87版人物塑造的成功,最关键的应是演员外形条件与原著角色的贴合度,当年专家针对演员外形条件这一方面的评价也是以正面为主,所以本文将这方面的言论放在了下一节的“赞扬之声”中加以梳理和回顾,这里只梳理了与演员演技相关的言论。 二、剧情安排 87版电视剧对原著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裁剪,并且在台词上并没有按照原著来,而是由三位编剧进行重新编写。同时,后六集舍弃了高鹗续书而选择另行创作。这些安排都遭到了专家们的批评。 首先是批评删去“太虚幻境”这一举动。专家们普遍认为,“太虚幻境”是全书的总纲,“这一情节既为贾府必然没落先敷了悲剧意识,又暴露了作者的宿命意识,并为宝玉及诸钗性格发展预设伏笔。在全书中提纲挈领,至为重要。可电视剧《红》却删去了这一节,虽然见出编导的唯物史观,但不知曹雪芹地下灵魂可安否?”,一言以蔽之,“太虚幻境”的这一节,可以说是暗示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结局。删去“太虚幻境”,“这样不仅有损于观众对《红楼梦》写实部分的深入理解;更重要的是破坏了《红楼梦》虚实相生、虚实相映的艺术风格和由此而产生的复杂纷纭、多姿多彩富有浪漫气息的独特神韵。”更有不少专家考虑到这场戏适合于发挥视觉呈现相较于文字呈现的优势,删去这场戏“同时从影视角度也失去一次展示美妙意境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