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黛玉之死”,专家对其他人物的结局也发表了看法,如罗艺军对史湘云沦为妓女的结局发表了看法,“史湘云沦落风尘,给这个颇有须眉气概闺阁少女的形象,蒙上灰垢。”刘梦溪在研讨会上说,“还有一个是“不着边际的史湘云”。这个形象自始至终大大失败了。结局史湘云流落在烟花巷当歌伎,是没有根据的。”邓云乡和本文一样注意到了惜春出家在剧情上的跳跃和不合理:“象惜春出家, 一路通行无阻, 太不可能了。” 叙事节奏上的过于仓促也使人不适。叙事节奏的问题造成了电视剧对于原著结局的“悲剧美”的表现不到位,如胡文彬指出,“把故事发展的结论呈现给观众看,这就必然使人有一种简单粗糙,匆忙收来的感觉。从全剧的结构上看,出现了首尾失重,削弱全剧的艺术感染力。”刘树林指出,“我个人认为,《红》剧后六集故事情节的铺设上缺乏严密的组织,编导者没有充分利用电视的优长把故事情节展开来,许多事件和人物的结局急匆匆地收场,在全剧结构上就失去了平衡,更重要的是削弱了全剧的悲剧效果。”经过一番举例后,刘树林最后用“不伦不类,最后草草收场,全不合原著”加以总结。 其实,“红学”专家们并没有完全否定过高鹗续书,如胡文彬所言,“程高本的后四十回,大家中意的,击节赞赏的也不过是‘黛死钗嫁’那一回,而其他情节也不过一般而已。”所以专家们对于后六集弃用高鹗续书这一改编策略的总体看法大致是这样的:“另起炉灶的后六集电视剧,未能续补出超过高鹗水平的结尾,有一些重要人物的行为和关键情节的发展缺乏令人信服的逻辑依据,有的甚至不合人之常情,受到了参加《红楼梦》学术研讨会的代表几乎一边倒式的批评。可以说后六集的创作基本上是失败的。他们认为:高鹗的续作劣于曹雪芹的原著已有定论,多有悖于著者原意也为世人所知,但它毕竟通过时间的考验淘汰了众多的续书流传至今。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符合了人们审美心理的需求,而且因为它以个别情节的精彩描写确立了自身的价值。”可见学界对于高鹗续书的看法从80年代至今都没有变过。接着戴肖给出了自己的改编建议:“因此,改编者明智的态度,应该是尽可能吸收高鹗合理的部分,使其最大限度地接近曹雪芹的审美理想,并将故事尽量敷演得合乎事理人情。”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87版后六集编剧周岭并非“红学”家。有关他的身份,当年也有相关文章披露,周岭当时就职于安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为该校教员,当时年仅34岁,虽然是大学教员,但并没有什么相关的学术成果,也不研究《红楼梦》,因此并非“红学”家。周岭被选为87版《红楼梦》的编剧也并非因为他是“红学”家,具体原委如下:“1983年2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剧组在京成立,王扶林任导演。……王扶林邀请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所文学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周蕾主持改编剧本的工作,周蕾遴选了两位热心于这项工作的合作者:***中央党校文史教研室教员刘耕路和安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教员周岭,三人组成创作班子……”可见他应是出于热心,才参与了这项改编工作。 那么,既然87版后六集既不合“探佚学”成果,也不合“红学”家推测,更不是由“红学”专家亲自编写的剧本,播出后更是基本得不到专家们的认可,那究竟是哪个“红学”顾问提出的这种重新创作的改编策略呢?胡文彬是当年87版电视剧的总顾问,他在一篇文章中有提到:“最后由中央电视台的领导同志拍板定案,舍弃现在通行本的后四十回,进行了重新的创作。当时,作为学术见解,我保留了自己的意见,作为工作,我仍然是支持的。”可见,是“中央电视台的领导同志”给出的建议,学者对此普遍保持了沉默。也就是说,87版《红楼梦》的确是行政指令下的产物,导演王扶林也确如自己所言,奉行的是一种“遵命哲学”。既然如此,这样的“失败”似乎也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三、主题阐发 在谈到《红楼梦》的写作风格时,专家们在文章的开头都首先陈述了各自对《红楼梦》原著的主题风格的认识,钟艺兵的陈述较有代表性,他谈到,“集中国传统美学于一书的博大精深的《红楼梦》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并兼有象征主义和神秘主义因素,这部熔哲理性、抒情性、叙事性、荒诞性于一炉,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深深浅浅、雅雅俗俗的文学作品为改编后的作品风格的确立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