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卷二十六·论语八(3)
时间:2022-12-15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黎靖德 点击:
次
“‘苟志於仁矣’,方志仁时,便无恶。若间断不志仁时,恶又生。”或云:“过非心所欲为,恶则心所欲。”曰:“恶是诚中形外,过是偶然过差。”明作
杨氏云:“苟志於仁矣,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先生问学者:“过与恶,如何分别?”曰:“过非心所欲为,恶是心所欲为。”曰:“恶是诚於中,形诸外,所以异也。”铢
△富与贵章
或问:“富贵不处,是安於义;贫贱不去,是安於命。”曰:“此语固是。但须知如何此是安义,彼是安命。盖吾何求哉?求安於义理而已。不当富贵而得富贵,则害义理,故不处。不当贫贱而得贫贱,则自家义理已无愧,居之何害!盎贵人所同欲,若不子细,便错了。贫贱人所同恶,自家既无愧义理,若更去其中分疏我不当贫贱,便不是。张子韶说‘审富贵而安贫贱’,极好。”学蒙
“审富贵而安贫贱”者,言不以其道得富贵,须是审。苟不以其道,决是不可受它底。不以其道得贫贱,却要安。盖我虽是不当贫贱,然当安之,不可於上面计较云,“我不当得贫贱”,有汲汲求去之心,譬如人作折本经纪相似。铢
问:“君子当得富贵。所谓不当得而得者,乃人君不能用其言,徒欲富贵其身。”曰:“富贵不以道得之,不但说人君不用其言,只富贵其身。如此说,却说定了。凡是富贵贫贱有不当得而得者,皆不处不去。如‘孔子主我,卫卿可得’之类,亦是不当得之富贵。须且平说,不要执定一事。又终食、造次、颠沛,一句密似一句,须至倾覆流离之际,亦不违仁也。”南升
文振问“富与贵”一章。曰:“‘富与贵,不以其道得之’,若曰是谄曲以求之,此又是最下等人。所谓得之者,便设有自到我面前者,吾知其有一毫不是处,也不可处。譬如秀才赴试,有一人先得试官题目将出来卖,只要三两贯钱,便可买得,人定是皆去买。惟到这里见得破,方是有学力。圣人言语,岂可以言语解过一遍便休了!须是实体於身,灼然行得,方是读书。”时举
问:“贫贱,如何是不当得而得之?”曰:“小人放僻邪侈,自当得贫贱。君子履仁行义,疑不当得贫贱,然却得贫贱,这也只得安而受之,不可说我不当得贫贱,而必欲求脱去也。今人大率於利,虽不当得,亦泯默受之;有害,则必以为不当得,而求去之矣。君子则於富贵之来,须是审而处之;於贫贱,则不问当得与不当得,但当安而受之,不求去也。”问:“此二节语,犹云‘怨有不雠,而德无不报’之意否?”曰:“然。盖於富贵则有所不处,於贫贱则必受之而不辞也。”僩
问:“‘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去’字或读作上声,可否?”曰:“自家离去之‘去’,去声读;除去之‘去’,上声读。此章只是去声。”义刚
“君子去仁”之“去”只音去声。如“孟子去齐”之“去”,我元有而自离去之也。若作上声,则是除却。贺孙明作录云:“是除却了,非也。”
“富与贵,贫与贱”一章。某曰:“学者须是从富贵贫贱处判断得下,方有用工处。”先生喜曰:“这里看得分晓,须要做下面工夫。若做得下面工夫,看上面事愈觉分晓。”又问:“‘恶不仁者’,直是如此峻洁!”曰:“只缘是不要一点不仁底事著在身上。”又曰:“如此看得,方是。”炎
子善问此章。曰:“且如不处、不去,若是资质好底,所见稍明,便於这里也能见得,只是未必到无终食不违底意思。不处、不去,乃是立脚处好了,细密工夫方下得。若上面无立脚处了,其他可见。一作:“下面工夫,无缘可见。”圣人之意,不独是教人於富贵贫贱处做工夫,须是到终食不违,颠沛造次都用工,方可。”恪
先生因看里仁篇,云:“前面几段更好熟看,令意脉接续。”因问:“造次是‘急遽苟且之时’。苟且,莫只就人情上说否?”曰:“苟且是时暂处,苟可以坐,苟可以立,令此心常存,非如大宾大祭时也。”问:“曾子易箦,莫是苟且时否?”曰:“此正是颠沛之时。那时已不可扶持,要如此坐,也不能得。”。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