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卷七十八·尚书一(5)
时间:2022-12-23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黎靖德 点击:
次
先生因说,古人说话皆有源流,不是胡乱。荆公解“聪明文思”处,牵合洪范之五事,此却是穿凿。如小旻诗云“国虽靡止,或圣或否;民虽靡膴,或哲或谋,或肃或艾”,却合洪范五事。此人往往曾传箕子之学。刘文公云“人受天地之中以生”等语,亦是有所师承。不然,亦必曾见上世圣人之遗书。大抵成周时于王都建学,尽收得上世许多遗书,故其时人得以观览而剽闻其议论。当时诸国,想亦有书。若韩宣子适鲁,见易象与鲁春秋,但比王都差少耳。故孔子看了鲁国书,犹有不足;得孟僖子以车马送至周,入王城,见老子,因得遍观上世帝王之书。焘。
胡安定书解未必是安定所注,行实之类不载。但言行录上有少许,不多,不见有全部。专破古说,似不是胡平日意。又间引东坡说。东坡不及见安定,必是伪书。
曾彦和,熙丰后人,解禹贡。林少颖吴才老甚取之。振。
林书尽有好处。但自洛诰已后,非他所解。祖道。
胡氏辟得吴才老解经,亦过当。才老于考究上极有功夫,只是义理上自是看得有不子细。其书解,徽州刻之。□。
李经叔易,伯纪丞相弟,解书甚好,亦善考证。振。
吕伯恭解书自洛诰始。某问之曰:“有解不去处否?”曰:“也无。”及数日后,谓某曰:“书也是有难说处,今只是强解将去尔。”要之,伯恭却是伤于巧。道夫。
向在鹅湖,见伯恭欲解书,云:“且自后面解起,今解至洛诰。”有印本,是也。其文甚闹热。某尝问伯恭:“书有难通处否?”伯恭初云:“亦无甚难通处。”数日问,却云:“果是有难通处。”□。
问:“书当如何看?”曰:“且看易晓处。其他不可晓者,不要强说;纵说得出,恐未必是当时本意。近世解书者甚众,往往皆是穿凿。如吕伯恭,亦未免此也。”时举。
先生云:“曾见史丞相书否?”刘云:“见了。看他说‘昔在’二字,其说甚乖。”曰:“亦有好处。”刘问:“好在甚处?”曰:“如‘命公后’,众说皆云,命伯禽为周公之后。史云,成王既归,命周公在后。看‘公定,予往矣’一言,便见得是周公且在后之意。”卓。
薛士龙书解,其学问多于地名上有功夫。□。
△尧典
问:“序云:‘聪明文思’,经作‘钦明文思’,如何?”曰:“小序不可信。”问:“恐是作序者见经中有‘钦明文思’,遂改换‘钦’字作‘聪’字否?”曰:“然。”
“若稽古帝尧”,作书者叙起。振。
林少颖解“放勋”之“放”,作“推而放之四海”之“放”,比之程氏说为优。广。
“安安”,只是个重叠字,言尧之“聪明文思”,皆本于自然,不出于勉强也。“允”,则是信实;“克”,则是能。广。
“安安”,若云止其所当止。上“安”字是用。下“安”字是体。“成性存存”亦然。又恐只是重字,若“小心翼翼”。“安安”、“存存”亦然。皆得。振。
“允恭克让”,从张纲说,谓“信恭能让”。作书者赞咏尧德如此。德明。
“允恭克让”,程先生说得义理亦好,只恐书意不如此。程先生说多如此,诗尤甚,然却得许多义理在其中。振。
“格”,至也。“格于上下”,上至天,下至地也。广。
“克明俊德”,是“明明德”之意。德明。
“克明俊德”,只是说尧之德,与文王“克明德”同。广。
“克明俊德”,只是明己之德,词意不是明俊德之士。振。
显道问:“尧典自‘钦明文思’以下皆说尧之德。则所谓‘克明俊德’者,古注作‘能明俊德之人’,似有理。”曰:“且看文势,不见有用人意。”又问:“‘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说者或谓大录万机之政,或谓登封太山,二说如何?”曰:“史记载‘使舜入山林,烈风雷雨,弗迷其道’。当从史记。”人杰。
任道问:“尧典‘以亲九族’,说者谓上至高祖,下至玄孙。林少颖谓若如此,只是一族。所谓‘九族’者,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是否?”曰:“父族,谓本族,姑之夫,姊妹之夫,女子之夫家;母族,谓母之本族,母族与姨母之家;妻族,则妻之本族,与其母族是也。上杀,下杀,旁杀,只看所画宗族图可见。”人杰。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