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管人,七分做人(20)
时间:2022-12-15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李娜|龚雪莲 点击:
次
控制情绪,要在自己的性格锻炼的同时,还要加强注意锻炼自己的意志。因为领导者认识把握了自己的个性,不一定就能完全左右自己的个性,意志力强,控制改造自己个性的缺陷能力就强,效果就明显;反之就弱,效果就难以实现。如某些领导者遇到生离死别、悲欢离合的情景时,其中产生的某些情绪可能是消极的,对身心健康和工作不利,此时,领导者的意志就会表现出巨大的自我控制的力量,使其不至于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影响工作情绪。
意志本身起着调节情绪的功能。对领导者某项行动起阻碍作用的情绪实际上同意志处于相互制约、此消彼长的关系之中。意志行动是否最终实现,取决于意志和消极情绪之间的力量对比。意志力量薄弱而消极情绪强烈,会导致意志行动半途而废;意志坚强则可以克服不利情绪的干扰,把行动贯彻到底。我们前面所述及的三种调节情绪的方式,每一种方式都是意志控制情绪的结果。领导者要恰到好处地掌握情绪的强度、紧张度和快感度,就必须用意志战胜随心所欲宣泄自己情绪的惯性。实质上领导者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就没有随便宣泄自己情绪的自由,否则是很难胜任领导工作的。
意志还表现为对情绪的直接控制。领导者工作与演员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或者说领导者就是人生舞台上的演员。不同的是演员有谢幕的时候,而人生舞台就没有帷幕降下的时候。一个演员遭遇到个人不幸而陷入哀痛心境之中,为了不妨碍演出效果,在舞台上仍然能成功地扮演角色。而一个领导者遭遇到个人不幸,则必须控制自己尽量不陷入哀痛心境之中,因为领导者必须面对比个人不幸更为重要的目标。
毛泽东一家失去六位亲人,甚至新中国诞生后还失去了自己的爱子毛岸英。当岸英的新婚妻子刘思齐提出把自己丈夫的遗体运回国内来时,毛泽东说:“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在毛泽东心中党的事业永远比个人的不幸更为重要。
人们常说理智战胜情绪,实质上是指用意志战胜情绪,这其实也就是由意志遵循理智的要求,实现对情绪的控制。一个连情绪都驾驭不了的领导者,注定不会成为伟大的领袖。
意志,作为人自觉的确定目的,支配行为去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它主要取决于人们的认识能力。所以锻炼意志要求领导者必须树立远大的理想、志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只有这样,意志才能得到锻炼,成为意志坚强的人。
不利用私心不寻常
《吕氏春秋》中曾记载这样一个人物。晋平公要祁黄羊推荐南阳县令的人选,祁黄羊推荐自己的仇人解狐。这让平公觉得十分不解,以为他在搞什么新花样,便把祁黄羊召过来,责问其真实意图。祁黄羊回答道:“国君,您只是问我谁可以担当这个职位,并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晋平公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便用了解狐当县令,举国上下都很称赞这个任命。
不久后,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谁可以担任太尉一职,祁黄羊这次推荐了他自己的儿子祁午。平公一听,又觉得不解,认为他在贪私心,立即询问他为何会推荐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回答:“您只是问我谁可以担任太尉一职,并不是问谁是我儿子。”平公很满意祁黄羊的回答,于是派祁午当了太尉,后来祁午果然成了能公正执法的好太尉。
这个历史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就是所谓的“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嫌”。孔子听说这两个故事后称赞说:“好极了!祁黄羊推荐人才,对别人不计较私人仇怨,对自己不排斥亲生儿子,真是大公无私啊!”后来,人们就用“大公无私”这个成语,形容完全为集体利益着想,没有一点私心,也可以指处理事情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
作为企业管理者,应该向祁黄羊学习,千万不要因为某人和你不熟就不重用他,更不可由私人交情是否深厚来判断要不要重用一个人,一旦私心作祟,往往就会落人口实,影响自己的声誉和公信力。对于私心,很多管理者还存在误解,认为只要不贪污、不受贿、不走后门,就可称得上没有私心。其实,私心往往存在于无形中,不易察觉,当领导者自以为公正的时候,自私的念头已悄然萌生。
魏惠王八年时,公叔痤率军和韩、赵两国的联军大战于浍水北岸,战争的结果是公叔痤大败联军,俘虏了赵国将领乐祚。接到胜利的消息,魏惠王十分高兴,于是亲自到郊外迎接他们,并宣布赏给公叔痤100万亩土地。公叔痤连连倒退好几步,再拜辞谢,不敢领赏。他反复解释说,军队英勇善战,不避艰险,百折不挠,具有一往无前的斗志,全靠吴起当年训练有方,是吴起将军的功绩;而且是部下巴宁、爨襄负责在战场上察看地形,分析敌我双方形势,提供决策方案,使得三军将士心明眼亮、目标明确,所以说这也是部下的功绩,再说,还有魏王制定的“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的军法,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而他自己并没有什么杰出贡献。公叔痤的谦逊,深受魏惠王嘉许,于是魏惠王赏赐给吴起的后裔20万亩土地,同时赏赐巴宁、爨襄每人各10万亩。
------分隔线----------------------------